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好事的意思、好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好事的解释

[meddlesome;officious] 喜欢多事。爱参与他人事务的

详细解释

(1).指君、后施恩于亲族的事。《周礼·天官·内小臣》:“后有好事于四方,则使往。” 郑玄 注:“后於其族亲所善者,使往问遗之。” 孙诒让 正义:“好事,恩泽之事。”

(2).值得称道、于世有益的事。 唐 宋之问 《过史正议宅》诗:“剑几传好事,池臺伤故人。”《景德传灯录·绍宗禅师》:“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本这是好事,倘人来寻时,还他。” 邓洪 《山中历险记》:“老头平静了些,撅着嘴说:‘做好事!我只一个孙子,前天死了,还做好事!’”

(3).喜庆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这是好事,知县相公料不嗔怪。”按,此处“好事”,指考中秀才。

(4).特指男女欢会或婚配。 后蜀 顾夐 《玉楼春》词:“良宵好事枉教休,无计那他狂耍壻。”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气扑扑走得掇肩的喘,胜到 鶯鶯 前面,把一天来好事都惊散。”《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小侄为此发奋读书,指望完成好事,岂知宅上忽然另许了人家。” 清 李渔 《奈何天·虑婚》:“家主公的好事近了,花灯彩轿,可曾备下了么?”

(5).指打醮、超度、祈福消灾之类宗教法事活动。《水浒传》第二回:“天师在 东京 禁院做了七昼夜好事,普施符籙,禳救灾病。”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老夫人着俺问长老,几时好与老相公做好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栖真》:“老仙长,我们上山来做好事的,要借道院暂安行李,敢求方便一二!”

(6).反话,表示惊讶和不满。《初刻拍案惊奇》卷二:“ 应捕 魆地跳将出来道:‘你们干得好事!今已败露了,还走那里去?’”《 * 词话》第四回:“﹝ 王婆 ﹞大惊小怪,拍手打掌説道:‘你两个做得好事!’”

(7).避讳用语。实指凶事。 丁玲 《母亲》一:“老太太的好事,我都不晓得,也赶不回去,前月才打发人来告诉我。”

(8).犹美景。 元 潘从大 《题水村图》诗:“只今好事空见画,山川缅邈悽遗踪。”

(1).爱兴事端;喜欢多事。《孟子·万章上》:“ 万章 问曰:‘或谓 孔子 於 卫 主 痈疽 ,於 齐 主侍人 瘠环 ,有诸乎?’ 孟子 曰:‘否,不然也;好事者为之也。’” 朱熹 集注:“好事,谓喜造言生事之人也。” 汉 桓宽 《盐铁论·地广》:“由此观之,非人主用心;好事之臣为县官计过也。” 唐 柳宗元 《三戒》:“ 黔 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你既不能从命,我也不敢承情,算我年轻好事,冒失糊涂。” 鲁迅 《<伪自由书>后记》:“可是 中国 真也还有好事之徒,竟有人不怕中暑的跑到 真茹 的‘望岁小农居’这洋楼底下去请教他了。”

(2).谓喜欢某种事业。《汉书·扬雄传下》:“家素贫,耆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 休璉 好事,留意词翰,抑其次也。”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非好事者不可妄传书画;近火烛不可观书画;向风日、正飡饮、唾涕、不洗手并不可观书画。” 康有为 《诗集自序》:“吾童好讽诗,而学在撢理,既不离人,性又好事,不能雕肝呕肺以为诗人。”

(3).指有某种爱好的人。《后汉书·郭太传》:“后之好事,或附益增张,故多华辞不经。”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询访遗跡,飜覆再三,事皆摭实,輒编録成传,以资好事。”

(4).谓热心助人。 汉 应劭 《风俗通·穷通·司徒中山祝恬》:“今君所苦沉结,困无医师。闻 汲 令好事,欲望语之。” 晋 皇甫谧 《高士传·向长》:“贫无资食,好事者更馈焉,受之;取足而反其餘。” 宋 陆游 《贫病》诗:“好事邻僧勤送米,过门溪友强留鱼。”《儿女英雄传》第七回:“他一时急闷,饥渴难当,不由得一声哭喊,被这位好事的姑娘听见,就寻声搜寻出来。”

(5).指热心助人的人。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狄云汉》:“每闭户断炊,吟啸不輟,好事或餽之,非其义不受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好事"的汉语词典释义

"好事"是多音多义词组,根据读音和语境不同,其含义存在显著差异。以下从权威汉语工具书角度分项解析:

  1. 读作hǎo shì时

    • 基本义:指美好的事情或值得庆贺的事。

      示例:"社区建成图书馆,是惠及居民的一桩好事。"(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 引申义:佛教用语中特指施舍、超度等善举,如"做功德好事"(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 特殊用法:作反语时含讽刺意味,如"你这可是干了好事!"(来源:《现代汉语学习词典》,商务印书馆)
  2. 读作hào shì时

    • 核心义:形容人爱管闲事或喜欢制造事端。

      示例:"好事之徒常无端生非。"(来源:《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商务印书馆)

    • 文学延伸:古代笔记小说中多指猎奇心理,如《聊斋志异》"好事者船载以入"(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华书局)
  3. 词性转换特征

    • 作形容词时多修饰具体事件,如"好事多磨";
    • 作动词时常见于方言表述,如"别总好事儿"(来源:《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
  4. 历时语义演变

    唐代《酉阳杂俎》已有"显扬好事"记载,宋元后逐渐衍生出贬义用法,体现语义色彩的历史分化(来源:《汉语词源研究》,语文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好事”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和用法需结合读音和语境来理解:

一、读音与基本含义

  1. hǎo shì(第三声 + 第四声)

    • 核心定义:指有益、积极或值得称赞的事情,如善行、慈善、喜庆事件等。
    • 扩展解释:
      • 善行善事:如帮助他人、公益行为(例:“好人好事”)。
      • 喜庆之事:如婚嫁、节日庆祝(文言中常见,如“小姪为此发奋读书,指望完成好事”)。
      • 宗教法事:指佛教或道场的祈福、超度仪式(例:“请僧道作些好事”)。
  2. hào shì(第四声 + 第四声)

    • 含义:形容人喜欢多管闲事(含贬义),如“好事之徒”。

二、使用场景与例句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四、注意事项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或古汉语用法,可参考权威词典(如、3、4)。

别人正在浏览...

安于泰山白质敝坏燀热愁痛村戍搭爪读破笃尚鄂君翠被坊贾返我初服辅护缚束羔羊素丝高资硌吱规简孤绩聒帐海蜇毁缺回向活茬基本国策禁耐俱备考正铿亮匡定离端猎古调利吻龙椅媚谀门诊明茎草抹泪揉眵鸟贼炮墩皤腹桥市气概啓右犬儿去日蚀本适庶石罅四孟棠棃馆套作条品桐凤头巾气文墨职文漪无啓民销洗洗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