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考正的意思、考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考正的解释

考查订正。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余偶得其书,稍加攷正,具列於后。”


(1).考查核实。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中常侍 赵忠 丧父,殮为璵璠玉匣, 穆 下郡考正,乃至发墓视尸,其家称冤自诉。”《汉书·朱穆传》作“下郡案验”。

(2).省察纠正;考核订正。《汉书·艺文志》:“该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梁书·萧子显传》:“又採众家《后汉》,考正同异,为一家之书。” 宋 曾巩 《<新序>目录序》:“臣既考正其文字,因为其序。” 王先谦 《<汉书补注>序例》:“海内耆古之士,承流嚮风,研穷 班 义,考正注文。”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考正”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细微差别,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考查订正
    指对文献、事件或观点进行系统性检查和修正,常用于学术研究或古籍整理。例如宋代周密在《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中提到“稍加考正”,强调对书画的考证修订。

  2. 考查核实
    侧重于通过调查验证事实的真实性,如晋代袁宏《后汉纪》中“下郡考正”,意为通过地方调查取证。

  3. 省察纠正
    强调对自身或他人行为的反思与修正。如《汉书·艺文志》提到“自考正也”,指通过自我省察改进不足。


二、构成解析


三、应用示例

  1. 古籍研究
    宋代曾巩在《新序目录序》中“考正其文字”,即通过校勘恢复文本原貌。
  2. 行为规范
    如例句“考正亡逸,研核异同”,体现对历史事件的严谨考证。

四、补充说明

“考正”多见于古代文献,现代汉语中更常用“考证”“校正”等词。其核心意义围绕“严谨求证”展开,适用于学术、历史、伦理等领域。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考正的意思

《考正》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表示对文件、文字或资料的审查和校对。

拆分部首和笔画

《考正》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分:考(kao)和正(zheng)。

考的部首是⺝,共有5画;正的部首是⺞,共有5画。

来源

《考正》一词最早出现在《汉赋?徐方舆赋》王逸注解中,用于表示审查和校对文献著作。

繁体

《考正》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考正」。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考正并没有特定的古体写法,所以其字形与现代写法基本保持一致。

例句

1. 我们需要对这份报告进行考正,确保没有错误。

2. 编辑在对稿件进行考正后,将其发布在杂志上。

组词

1. 考核:对人员或事物进行评估和检验。

2. 正确:符合事实或真理的。

3. 正面:表示肯定或优势的一面。

近义词

审校、校对、核对。

反义词

出错、错误。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