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四孟的意思、四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四孟的解释

农历四季中每季头一个月的合称。即孟春(正月)、孟夏(四月)、孟秋(七月)、孟冬(十月)。《汉书·刘向传》:“日月薄食,山陵沦亡,辰星出於四孟。” 颜师古 注:“四时之孟月也。” 三国 魏 曹植 《曹仲雍哀辞》:“且四孟之未周,将何愿乎一龄。” 唐 卢拱 《中元观法事》诗:“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四孟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法及文化内涵的复合词,特指农历四季中每季的第一个月,即:

  1. 孟春:春季首月,即农历正月。此时阳气初升,万物复苏,《礼记·月令》载“孟春之月,日在营室”,象征新年伊始。
  2. 孟夏:夏季首月,即农历四月。气候转暖,农事渐忙,《吕氏春秋》称“孟夏之月,蝼蝈鸣,蚯蚓出”,反映自然物候特征。
  3. 孟秋:秋季首月,即农历七月。暑热渐退,秋意初显,《淮南子·时则训》记“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标志气候转换。
  4. 孟冬:冬季首月,即农历十月。寒气始凝,农事收官,《汉书·律历志》云“孟冬之月,日在尾”,指向天文方位变化。

历史渊源与文化意义

“四孟”概念源于先秦历法体系,是古代农事活动与祭祀仪式的重要时间节点。汉代学者刘向在《说苑·辨物》中强调四孟月为“四时之始”,凸显其在时间秩序中的基础地位。道教文化亦将四孟日(各月第一个逢“孟”地支日)列为重要斋期,如《道书》所载“四孟月朔”为祭拜北斗之时。

语言学构词解析

“孟”在汉语中本义为“长子”或“首”,引申为时序之始。与“仲”“季”构成“孟仲季”序列,共同规范季节划分(如孟春、仲春、季春)。此结构见于《周礼·春官》对四季的表述,体现汉语词汇的系统性。


参考资料来源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吕氏春秋·孟夏纪》
  3. 《淮南子·天文训》(中华书局点校本)
  4. 班固《汉书·律历志》
  5. 刘向《说苑校证》(中华书局)
  6. 《道藏·赤文洞古经注》

网络扩展解释

“四孟”一词在汉语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根据具体语境区分:

一、时间概念(主流解释)

指农历四季的第一个月,即:

  1. 孟春:正月(春季首月)
  2. 孟夏:四月(夏季首月)
  3. 孟秋:七月(秋季首月)
  4. 孟冬:十月(冬季首月)
    这种用法常见于古代文献,如《汉书》记载“辰星出于四孟”,唐代卢拱的诗句“四孟逢秋序”也印证了这一含义。

二、文化概念(少数用法)

  1. 指四位思想家:提到“四孟”包含孟子、荀子、墨子、荀况,但该说法未见于其他高权威来源,可能为混淆或误传。
  2. 文物古迹:广义可指孟子相关遗迹,包括孟庙、孟府、孟子林、孟母林,但因行政区划调整,孟母林现属曲阜市。

使用建议

学术或历史文献中,“四孟”通常指四季首月;若涉及思想史,需结合上下文确认是否特指人物或遗迹。遇到歧义时,建议参考权威典籍或注明出处。

别人正在浏览...

八大王宝山空回比肩而事厂珰痴儿騃子串街走巷畜肥隄遏鼎鼎有名斗八鹅翎二郎作相纺塼凡情番身番役風菜宓妃关怀备至含盖皓月黑云河阴画境魂耗魄丧昏旭伙犯跲疐激辞精夫斤然狂僻楞头楞脑淋津离思麻勃旄端迷漫民族团结磨研木干鸟栖闹天光跑腿儿气楼裘皮桡桡三十六界善幻社会学申甫视为至宝手高水礶银盆水局铁山顽昧违拒微利虾蟇黏析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