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魄的意思、寒魄的详细解释
寒魄的解释
指月亮。亦指月光。 唐 刘得仁 《对月寄雍陶》诗:“圆明寒魄上,天地一光中。” 唐 方干 《中秋月》诗:“泉澄寒魄莹,露滴冷光浮。” 明 李流芳 《过皋亭龙居湾宿永庆禅院同一濂澄心恒可诸上人步月》诗:“气和空宇澄,寒魄如春露。”
词语分解
- 寒的解释 寒 á 冷,与“暑”相对: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 害怕:寒心。 穷困,
- 魄的解释 魄 ò 指依附形体而存在的精神:魂魄。丢魂落魄。魂飞魄散。 精神,精力:魄力。气魄。体魄。 古同“霸”,月始生或将灭时的微光。 古同“粕”,糟粕。 古同“珀”,琥珀。 笔画数:; 部首:鬼; 笔顺编
专业解析
寒魄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意象的复合词,根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释义,其核心含义可分为两个层面:
一、物象指代
- 指月亮,尤指秋冬时节的冷月。《汉语大词典》引《艺文类聚》释义:"寒魄,月也",强调其清冷皎洁的视觉特征,如唐代李商隐《霜月》诗"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寒魄"(《全唐诗》卷539),以寒魄喻月,突显深秋月色的凛冽质感。
- 引申指月光,常见于古典诗词中描绘月夜寒意的场景,如宋代杨万里《夜坐》"露气寒光集,微月生寒魄"(《诚斋集》卷23),此处寒魄特指月光携带的冷冽感。
二、情感象征
在文学语境中,寒魄可隐喻孤寂、凄清的心境。清代纳兰性德《采桑子》词"冷香萦遍红桥梦,寒魄如钩"(《饮水词》),借寒魄既写月牙形态,又暗喻词人内心的萧索。
语源解析
该词由"寒"(《说文解字》释为"冻也")与"魄"(《玉篇》释"月轮无光处")复合构成,自南北朝起用于月象描述,唐宋时期扩展至情感投射,形成稳定的文学意象系统(《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
网络扩展解释
“寒魄”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hán pò,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但主要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 指月亮或月光:这是最常见的解释,尤其在古代诗词中频繁出现,用以形容月亮清冷的光辉或月亮的别称。
- 例:唐代刘得仁《对月寄雍陶》诗:“圆明寒魄上,天地一光中。”
- 例:明代李流芳诗句:“气和空宇澄,寒魄如春露。”
2. 其他解释
- 形容寒冷的气候或环境:少数资料(如查字典网)提到“寒魄”可引申为极寒的环境,或寒冷对精神的冲击。但这一用法在古籍和权威文献中较少见,可能为现代引申义。
3. 文化背景
- 文学意象:古人常以“寒魄”营造清冷、孤寂的意境,如方干《中秋月》中“泉澄寒魄莹,露滴冷光浮”,通过月光与寒意的结合,烘托秋夜氛围。
“寒魄”的主流含义为月亮/月光,多用于诗词描写;少数情况下可能指寒冷的环境,但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查字典及古诗例句。
别人正在浏览...
把子北极触藩羝出梅出位打跌反坫凡艳跗蕚连晖勾除沟贯光光棍虎夯硪鹤骨龙筋洪细滑湣胡威绢呼幺喝六降送蹇客歼夷见证疾风知劲草集贤宾籍注峻阀可什滥炎老大姐撩天嶚嶢隆穹毛重梅花句藐藐明法秘戏南交片纸瞥然谦书侨寄丘阿券书襦袄手术束手就毙塘卒腾击同根头班屠刲徒作脗合无漏果五任香霞险言小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