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籍注的意思、籍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籍注的解释

东晋 和 南朝 时将服官役者的姓名、年限载入用黄纸书写的户籍总册,谓之籍注。凡入黄籍者可免征役。《南齐书·张岱传》:“母年八十,籍注未满, 岱 便去官从实还养,有司以 岱 违制,将欲纠举。”《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元年》:“ 元起 在道久,粮食乏絶,或説之曰:‘ 蜀 土政慢,民多诈疾,若检 巴西 一郡籍注,因而罚之,所获必厚。’” 胡三省 注:“谓民多诈疾,注之於籍,以避征役。”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籍注”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词语,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有所差异,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类解释:

一、历史制度中的户籍登记(主要含义)

根据、、、等网页信息,“籍注”指东晋和南朝时期将服官役者的姓名、年限等信息登记在黄纸户籍总册中的制度。具体特点包括:

  1. 功能目的:通过登记户籍信息管理赋役,入黄籍者可免征役(《南齐书·张岱传》记载相关案例)。
  2. 实施背景:南朝时期户籍管理严格,民众可能通过“诈疾”等手段逃避赋役,籍注制度用于核查此类行为(《资治通鉴》提及)。
  3. 材质与形式:采用黄纸书写,称为“黄籍”,是官方重要的户籍档案。

二、现代语境中的引申解释(较少见)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解释为成语,含义为“根据记载进行注释”,但这一用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是对“籍”(记录)和“注”(注释)二字的拆分释义,需谨慎使用。


建议参考来源:若需深入研究历史制度,可查阅《南齐书》《资治通鉴》等原始文献;现代词典解释建议以权威历史类辞书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二

《籍注》的意思

《籍注》是一个汉语词语,双音词,意为在书籍上做注解或者在文献、资料中做注释的行为。

拆分部首和笔画

《籍注》这个词的部首是“⺮”(竹字旁),拆分后的笔画数是14画。

词源和来源

《籍注》这个词由两个汉字构成。其中,“籍”字原义是记录、记载,表示使用书籍记录事物;“注”字则表示在文字上做出解释、补充的行为。结合起来,《籍注》表示在书籍上进行注解的意思。

繁体字

《籍注》的繁体字为「藉註」。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汉字《籍注》的写法基本与现代相同,并未有较大变化。

例句

1.这本书的每一页都有《籍注》,让阅读更加深入理解。

2.他是一位注重阅读并善于《籍注》的学者,对于研究工作有很大帮助。

组词

1. 学籍注销: 指学生从学校的注册名单上被除名。

2. 撰稿人: 指撰写书籍或文章的人。

近义词

1. 注释:对文字进行解释,使之更易理解。

2. 解释:对某一事物或问题进行详细说明和阐述。

反义词

1. 索引:提供书籍、文献等内容的目录,用于查找。

2. 摘录:从原文中选取部分内容或句子进行概括。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