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腾空攻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猎犬》:“有蚊蝇飞起,纵鹰腾击,尽扑杀之。”
“腾击”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téng jī,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析:
指迅猛地冲击或攻击,强调动作的爆发力和冲击性。由“腾”(迅速跃起)和“击”(打击)组合而成,常用于描述人或动物突然跃起攻击的动态场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体语境,可参考《聊斋志异》相关篇章。
《腾击》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腾飞和冲击。它表示一种迅猛而有力的运动或行动。
《腾击》的部首为「⺝」,由「⺅」(丨)和「⺥」(乂)组成。它包含了12个笔画。
《腾击》是由「腾」和「击」两个字组合而成。其中,「腾」表达了飞起、升腾的含义,「击」表示打击、撞击的动作。
《腾击》的繁体字为「騰擊」。
在古代汉字中,「腾」字的上部是「虱」,表示飞起的虱子。而「击」字在古代是以「殳」为部首,表示以兵器打击的意思。
1. 旅客们蜂拥而上,腾击而出。
2. 勇敢者腾击敌阵,带领队伍获得了胜利。
1. 腾飞
2. 撞击
3. 冲击
4. 猛腾
1. 猛冲
2. 飞扬
3. 翱翔
4. 冲刺
1. 静止
2. 阻滞
3. 呆滞
4. 钝化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