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水量的意思、含水量的详细解释
含水量的解释
(1) [water content]∶存在于雪样(或土样)中的液态水,往往用重量百分数计。以水当量百分数计的含水量等于100减去雪量
(2) [moisture content]∶一堆土、一潭污水、一堆淤泥或一批筛余物所含的水量,通常用总重量中所含水分重量的百分比表示
词语分解
- 含的解释 含 á 衔在嘴里,不吐出也不咽下:含一口水。含漱剂。含英咀(?)华(喻反复琢磨体味文章的妙处)。含饴弄孙(含着糖逗小孙子,形容老年人的乐趣)。 藏在里面,包容在里面:包含。含义。含量。含苞。含蕴。含混
- 水量的解释 ∶水的多少,流量水量不足 〈方〉∶游泳的熟练程度及技巧水量很好详细解释在一定的时间内,江、河、湖泊、水库内存水的总量。 凌力 《星星草》第十五章四:“ 汉水 仿佛一条银链,斜嵌在富庶的 江汉平原
专业解析
含水量是汉语中表示物质含水比例的专业术语,其核心含义指单位物质中所含水分的质量或体积占比。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及学科定义,具体释义如下:
一、基础释义(《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指物质内部所含水分占物质总质量的百分比,常用于描述土壤、食品、木材等物质的湿润程度。例如:“沙质土壤的含水量通常低于黏土。”
二、科学定义(《辞海》第7版)
在自然科学中,含水量是物质中水分的质量与干燥后物质质量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
text{含水量} = frac{text{水分质量}}{text{干物质质量}} times 100%
$$
该定义广泛应用于地质学、农业及工程领域,如评估土壤墒情或建筑材料稳定性。
三、扩展释义(《地理学名词》第3版)
在地理学与生态学中,含水量特指自然介质(如土壤、岩石、大气)中水分的储存状态,是分析水文循环和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指标。例如:“植被覆盖率直接影响地表土壤的含水量。”
四、生活应用
日常语境中,含水量也用于描述食品、纺织品等物质的含水标准,如“国家标准规定婴幼儿辅食的含水量需≤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10769-2010)。
权威参考来源: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 夏征农, 陈至立主编. 《辞海》第7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地理学名词》第3版. 科学出版社.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GB 10769-2010.
网络扩展解释
含水量是指物质中所含水分的量,通常以百分比或比例表示,用于描述土壤、岩石、食品、木材等多种材料的水分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1.定义与分类
含水量分为两种表示方式:
- 体积含水量:水体积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比,公式为:
$$
theta = frac{Vw}{V{text{wet}}}
$$
其中,( Vw ) 为水的体积,( V{text{wet}} ) 为材料湿润状态下的总体积。
- 重量含水量:水的质量占材料总质量(湿重)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
text{含水量} = frac{text{湿重} - text{干重}}{text{湿重}} times 100%
$$
2.与含水率的区别
含水量和含水率常被混淆,但两者不同:
- 含水量:以湿重或总体积为基准计算。
- 含水率:以干重为基准计算,公式为:
$$
text{含水率} = frac{text{湿重} - text{干重}}{text{干重}} times 100%
$$
例如,若湿土重120g,烘干后100g,则含水率为20%,含水量为16.67%。
3.应用领域
- 工程与地质:土壤含水量影响地基承载力,过高会导致土质松软,过低则难以压实。
- 农业:控制土壤水分可优化作物生长,如田间持水量是灌溉的重要指标。
- 材料科学:木材、陶瓷等材料的含水量影响其物理性质(如强度、变形)。
4.实际影响
- 工程性质:土壤含水量高时可能呈流塑状,降低稳定性;含水量低时土质坚硬,需调整至“最优含水量”以提升压实效果。
- 环境监测:通过含水量分析可评估雪样、污水等的水分分布。
5.注意事项
- 测量时需区分体积与重量基准,避免混淆。
- 隐形眼镜等特殊材料的含水量需平衡透氧性与耐用性,并非越高越好(低权威性来源提及,需谨慎参考)。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领域的应用或公式推导,可查阅土壤力学、材料科学等相关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板官暴桀别将不恰好嘈嚷産门尘熛池田存心不良错用大千世界等腰雕鸭地主动换凤凰门高寄箇事呙堕髻寒涧合刊衡杓虺蜮脚梢天洁凈记疏救荒济勋课获啃啮磕碰课诵夸浮临财苟得灵堂刘村隆备露醑鲁鱼陶阴马渤懵然涅文凝恋扭打啪嚓排挤赔话繦抱稔慝柔需上书房烧钱烈纸身废名裂水犀甲宿莽素位隤祉嵞山现示哓哓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