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鼓的意思、量鼓的详细解释
量鼓的解释
古量器名。《礼记·曲礼上》:“献粟者执右契;献米者操量鼓。” 孔颖达 疏:“量是知斗斛之数,鼓是量器名也…… 东海 乐浪 人呼容十二斛者为鼓以量米,故云量鼓。”
词语分解
- 量的解释 量 á 确定、计测东西的多少、长短、高低、深浅、远近等的器具:量具。量杯。量筒。量角器。 用计测器具或其他作为标准的东西确定、计测:计量。测量。量度。量体温。 估计,揣测:估量。思量。打量。 质 量
- 鼓的解释 鼓 ǔ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鼓乐(?)。鼓角(僶 )。大鼓。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鼓。石鼓。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鼓吹。鼓噪。 发动,使振作起来: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 高
网络扩展解释
“量鼓”是古代的一种量器,主要用于称量粮食,其具体含义和背景如下:
1.基本定义
- 词义:指古代用于量米的容器,容量为十二斛(古代容量单位,一斛约等于十斗)。
- 结构:由“量”(测量)和“鼓”(形容容器形状或功能)组合而成,可能与鼓形器具的容量特征相关。
2.文献出处
- 最早记载于《礼记·曲礼上》:“献粟者执右契;献米者操量鼓。”
- 唐代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进一步解释:“量是知斗斛之数,鼓是量器名……东海乐浪人呼容十二斛者为鼓以量米,故云量鼓。”
3.历史背景
- 用途:主要用于礼仪或官方场合的粮食进献,体现古代度量制度的规范性。
- 地域关联:据记载,“量鼓”这一名称可能与汉代东海郡乐浪地区(今朝鲜半岛北部)的方言有关。
4.现代意义
- 该词现已罕用,主要作为历史文献研究中的专业术语,反映古代计量文化。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度量单位或《礼记》中的礼制细节,可参考权威古籍注解或考古研究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量鼓》的词义
《量鼓》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用心去衡量事物或者人的真实情况。
《量鼓》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量鼓》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量”和“鼓”。其中,“量”的部首是“里”,总计8个笔画;而“鼓”的部首是“鼓”,总计18个笔画。
《量鼓》的来源
《量鼓》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可以追溯到《尚书·召诰》一书。在这本书中,出现了“量规鼓作,笾豆斯醴,洿漿咸鰰”这句话,意味着以衡量和鼓励的方式行事。
《量鼓》的繁体
《量鼓》的简体字是这样写的,而在繁体字中则是“量鼓”。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对于《量鼓》这个词,根据研究,古代的写法是“量鼓”。
《量鼓》的例句
1. 只有通过实际了解,才能够准确地进行《量鼓》。
2. 在面试时,用心去《量鼓》求职者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组词
1. 量杯:用来衡量液体容量的器具。
2. 鼓掌:用巴掌击打双手来表示喝彩、鼓励等。
近义词
评估、估量、尺度、衡量
反义词
盲目、不计后果、主观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