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烛蜡的熔液。《新唐书·柳公权传》:“尝夜召对子亭,烛穷而语未尽,宫人以蜡液濡帋继之。”
“蜡液”指烛蜡熔化后的液态物质,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延伸。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字面含义
指蜡烛燃烧时融化的蜡油。例如《新唐书》中记载:“宫人以蜡液濡帋继之”,描述古人用蜡液浸纸以延长照明时间的情景。
现代应用
在工业或日常清洁中,蜡液可指脱蜡剂或涂覆材料。例如:
成语关联
成语“蜡烛有液”(là zhú yǒu yè)比喻事物处于危险状态,如同蜡烛燃烧时蜡液逐渐耗尽,随时可能熄灭。
历史典故
唐代柳公权与唐文宗夜谈时,因蜡烛燃尽,宫人以蜡液浸纸续燃,体现蜡液的实用价值。
如需更全面的例句或古籍引用,可参考《新唐书》或专业词典来源(如、6)。
蜡液是由两个字组成的词,指的是具有蜡质性质的液体。蜡液通常指的是具有类似蜡一样的密度和质地的液体。
蜡液的拆分部首为“虍”和“水”,其中“虍”表示蛇的身体部分,而“水”表示液体。蜡液的总笔画数为13画。
蜡液一词来自于汉语中的普通话,属于现代汉语词汇。在繁体中,蜡液的写法为「蠟液」。
在古代汉字中,蜡液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古时的蜡液所用的汉字可能是「碡液」。然而,这种写法在现代已经较少使用。
1. 实验室中的化学家们研究了蜡液的性质。
2. 他们通过加热蜡状物质,转化为了蜡液。
蜡液可以进行组词,常见的组词有:
1. 蜡液照明:使用蜡液作为燃料的照明器具。
2. 蜡液蜜蜂:指的是蜜蜂分泌的蜡液。
3. 蜡液蜡像:用蜡液制作的雕塑或人物模型。
蜡液的近义词可以是蜡态液体,蜡状液体。蜡液的反义词可以是固态蜡,固态物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