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的意思、巍巍的详细解释
巍巍的解释
[towering;majestic;lofty;imposing] 高大壮观的样子
巍巍乎可畏。——明· 刘基《卖柑者言》
详细解释
(1).崇高伟大。《论语·泰伯》:“巍巍乎! 舜 禹 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何晏 集解:“巍巍,高大之称。”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奉本》:“ 孔子 曰:‘唯天为大,唯 尧 则之,则之者大也,巍巍乎其有成功也。’” 明 方孝孺 《身修思永堂记》:“巍巍高出乎往古而开久大之业者,皆身修思永之明效,而百王之取法者也。” 清 邹容 《革命军·绪论》:“巍巍哉!革命也;皇皇哉!革命也。”
(2).形容词后缀。 明 冯惟敏 《雁儿落·题刘伊坡寿域》套曲:“栽培的颤巍巍锦中花,摆列着酷烈烈香醪瓮。”
词语分解
- 巍的解释 巍 ē 高大:巍峨。巍焕(高大壮观)。巍然。巍巍。崔巍。 笔画数:; 部首:山; 笔顺编号:
- 巍的解释 巍 ē 高大:巍峨。巍焕(高大壮观)。巍然。巍巍。崔巍。 笔画数:; 部首:山;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巍巍"是一个汉语形容词,叠词形式,主要用于形容高大、雄伟、壮观的景象或事物,常带有庄严、崇高的意味。
详细释义:
-
形容山势或物体高大雄伟: 这是其最核心的含义。指山岳、建筑等物体在视觉上非常高大、挺拔、气势恢宏。
- 例如:"巍巍泰山"形容泰山雄伟高大;"巍巍昆仑"形容昆仑山脉的磅礴气势;"巍巍长城"形容长城的雄伟壮观。
-
形容抽象事物的崇高、伟大: 由具体的“高大”引申,用于形容事业、功绩、品德、人物形象等的崇高、伟大、令人敬仰。
- 例如:"巍巍丰碑"形容伟大的历史功绩或精神遗产;"巍巍师表"形容品德高尚、令人敬仰的老师形象;"巍巍功业"形容极其伟大的事业成就。
-
形容稳固、不可动摇: 由“高大稳固”引申,形容根基、地位、信念等非常稳固、坚定,难以撼动。
- 例如:"基业巍巍"形容事业基础非常稳固;"信念巍巍"形容信念坚定不移。
用法特征:
- 书面语色彩浓厚: "巍巍"多用于书面语、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在诗歌、散文、颂词等文体中,以增强语言的庄重感和形象性。
- 褒义色彩: 该词带有强烈的褒义色彩,表达赞美、敬仰、赞叹的情感。
- 常与具体或抽象的名词搭配: 如“山岳”(泰山、昆仑、太行)、“建筑”(长城、殿堂、宝塔)、“形象”(丰碑、师表、形象)、“事业”(功业、基业)等。
权威来源参考: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对“巍巍”的释义为:“形容高大:~井冈山。” 该词典是汉语规范使用的权威工具书。
-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大型汉语语文辞典,其释义更为详尽,包含“高大壮观貌”、“崇高伟大貌”、“稳固貌”等义项,并引用了古代文献例证(如《论语·泰伯》:“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这体现了该词的历史渊源和丰富内涵。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在解释“巍”字时,会涉及“巍巍”的用法,常引用先秦及后世典籍中的用例,说明其作为叠词在古代汉语中即已广泛使用,用以形容山高或德高。
- 经典文学作品:
- 《诗经》 虽无直接“巍巍”用例,但其描绘山岳的词汇为后世“巍巍”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 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山岛竦峙。” 虽未直接用“巍巍”,但“竦峙”描绘的山岛高耸形象与“巍巍”意境相通,后世常用“巍巍”形容此类景象。
- 李白等诗人作品: 在描绘高山(如蜀道、天姥山)时,常用“巍峨”、“崔嵬”等词,其意境与“巍巍”高度一致,体现了该词在古典诗歌中的审美价值。
“巍巍”是一个极具表现力的叠音形容词,核心义为高大雄伟,既可描绘自然山岳、人工建筑的壮观景象,也可引申形容事业功绩、道德人格的崇高伟大以及根基信念的稳固坚定。它带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和褒义情感,是汉语中表达崇高、庄严、宏大美感的经典词汇。其权威释义可参考《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其丰富的文学意蕴则广泛体现在从《论语》到后世诗词歌赋等经典作品之中。
网络扩展解释
“巍巍”是一个叠词形容词,其核心含义为高大壮观、雄伟壮丽,常用于描绘自然景观或抽象事物的宏伟气势。以下是详细解析:
1. 基本释义
- 读音:wēi wēi(注音:ㄨㄟ ㄨㄟ)。
- 本义:形容山岳、建筑物等高大挺拔的景象,如“巍巍高山”。
- 引申义:可比喻功业、品德等抽象事物的崇高与伟大,如“巍巍功业”。
2. 用法与语境
- 自然景观:多用于形容山峦、建筑等实体物的雄伟,如“巍巍乎如陵,如山之峻岡”(《诗经·大雅·巷伯》)。
- 抽象表达:强调崇高、庄严,如《后汉书》中“巍巍之业,可闻而不可及”。
- 固定搭配:常见于“巍巍中华”等短语,象征中华民族的宏伟与文明的高度。
3. 文学与典故
- 《论语》:孔子用“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赞颂圣王的崇高品德。
- 《卖柑者言》:明代刘基以“巍巍乎可畏”讽刺外表威严而内里空虚的现象。
4. 语言特点
- 叠词强化:通过重复“巍”字,增强语势,突出壮观程度。
- 形容词后缀:古汉语中可作为后缀,如“颤巍巍”表示摇晃不稳的状态。
“巍巍”兼具具象与抽象的双重表达,既能描绘自然之壮美(如山岳、宫殿),也能象征精神与文明的崇高(如功业、民族)。其使用需结合语境,常见于文学、历史文本及宏大叙事的表达中。
别人正在浏览...
白襕半升堢壔北固山伯成子高陈启迟违筹攒垂业撢掞定命论对掌仿书翻跃俸钱粉泪簠簋不饰改良公娼含才函陕鸿崖鹄箭混头混脑江沱脚梢皮警司空船酷偿露簟眇眇忽忽民讐闽蚋民心不壹牟取木柴目翫怒目而视跑种切末起结轻健镕钧籭簁审案身家十八变收掩帅导熟手素冠诉人调风涕零佗生完强未际相用洗儿会析木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