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涝灾的意思、涝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涝灾的解释

[damage or crop failure caused by waterlogging] 因雨水过多而造成庄稼被淹没的灾害

详细解释

因雨水过多而造成庄稼被淹没的自然灾害。如:他们靠群众的力量,战胜了涝灾,夺得了丰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涝灾是指因降水过量或排水不畅导致地表积水,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及人类生活造成危害的自然灾害。这一概念可从以下四方面详细解析:

  1. 基本定义与成因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将涝灾定义为"雨水过多或排水不畅,淹坏庄稼或引发次生灾害的现象"[来源1]。其直接成因包含持续性暴雨、河流溃堤、农田排水系统失效等,间接因素涉及气候变化与人为土地利用不当。

  2. 灾害等级划分 根据水利部《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涝灾按积水深度与持续时间分为三级:轻度(积水20-30cm持续3天)、中度(30-50cm持续5天)、重度(50cm以上超7天)[来源2]。

  3. 社会经济影响 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显示,典型涝灾可使水稻减产30%-50%,蔬菜大棚损毁率达60%[来源3]。城市涝灾还会引发交通瘫痪、地下设施浸水等次生灾害,2023年郑州特大暴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即达532亿元。

  4. 防治措施体系 应急管理部《洪涝灾害防御指南》提出"蓄泄兼筹"的治理原则,具体包含修建水库滞洪、疏通河道、建设海绵城市三大工程措施,辅以农田暗管排渍、墒情监测预警等非工程手段[来源4]。

与洪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涝灾侧重积水成害,多发生于固定区域;洪灾强调水流冲击破坏,具有更强突发性。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研究指出,我国75%涝灾发生在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三大粮食主产区[来源5]。

网络扩展解释

涝灾是指因本地降水过多或排水不畅,导致农田积水超过作物耐淹能力,进而引发农作物减产或绝收的自然灾害。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定义与成因
    涝灾主要由地表积水无法及时排除引起,常见于地势低洼或地形闭塞地区。当降雨量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时,土壤含水量饱和,根系活动层长期处于过湿状态,导致作物根部缺氧,产生乙醇等有毒物质,最终抑制生长甚至死亡。

  2. 核心影响

    • 农业减产:积水深度和时间超过作物耐受力,破坏土壤的“水、肥、气、热”平衡,造成根系呼吸受阻。
    • 生态环境恶化:长期积水可能引发土壤结构破坏和微生物活动异常。
  3. 与其他灾害的区别

    • 洪灾:由客水(如河流泛滥、堤坝溃决)侵入引发,通常伴随更广泛的地域破坏。
    • 内涝:特指排水系统不畅导致的局部积水,地表可能无明显径流。
  4. 防治要点
    加强排水设施建设、选择耐涝作物品种、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是主要应对措施。

总结来看,涝灾的核心特征是本地降水引发的农田积水,需通过工程与农艺结合的方式减轻危害。

别人正在浏览...

怖慑不识之无柴烟綝纚吃不得仇人传家宝词庭点醒东西方犊庐放下屠刀粉缋高士鲠亮构会官次官搨顾客盈门鸿编豢爱谎话画色奸胆兼遣教导队豭豚金粟影齌怒九江八河极小鸡争鹅斗崛峍巨工鑛镤枯木龙吟掠贩廉裾撩脚猎奇临儿国理音论律么生麋捐奶房铙钹萍浏醴起义品象棋博屈盘毵毵生死海深造设张帑抹天扉头陀行魏巍械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