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折盘绕。 晋 左思 《吴都赋》:“洪桃屈盘,丹桂灌丛。” 唐 罗隐 《中元甲子以辛丑驾幸蜀》诗:“白丁攘臂犯 长安 ,翠輦苍黄路屈盘。” 金 黄沨 《黄山道中》诗:“ 小穀 城荒路屈盘,石根寒碧涨秋湾。” 清 吴伟业 《清凉山赞佛诗》之三:“此山蓄灵异,浩气共屈盘。”
“屈盘”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qū pán,其核心含义指曲折盘绕,主要用于描述物体或路径的弯曲形态。以下是详细解析:
物理形态的弯曲
指物体或路径呈现曲折、缠绕的状态。例如形容山路的蜿蜒、树枝的盘曲,或自然景观的复杂走向。
文学中的引申运用
在古诗词和散文中,常通过“屈盘”营造意境,如描绘山势险峻、水流回旋等场景,增强画面感。
若需进一步探究古籍用例,可参考《吴都赋》等原文或权威词典。
屈盘是一个汉字词语,常指身体或物体在弯曲、弯折或屈曲的状态。它还可以引申指人的性格过于服从、软弱或怯懦。
屈盘的拆分部首为尸和半,共有11画。
屈盘这个词源于古代汉字演变而来,它的繁体是屈盤。
在古时候,汉字“屈”写作“豦”,字形中间部分为两只手弯曲屈起的样子,表示屈曲的意思。而“盘”写作“般”,字形上下部分分别象征一只足、一只手,表示人在一个姿态中弯曲,即“屈身”的意思。
1. 这个铁管能够屈盘到各种形状,非常灵活。
2. 在面对困难时,他总是屈盘退缩,没有勇气面对。
屈服、屈从、******、屈曲
弯曲、弯折、曲线、弯弯曲曲
挺拔、笔直、直立、坚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