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讨论乐律。 三国 魏 阮籍 《乐论》:“故达道之化者可与审乐,好音之声者不足与论律也。”
论律是汉语复合词,包含两个核心语义层:
一、法律范畴释义 指对法律条文、司法原则的系统性论述。该词最早见于《汉书·刑法志》「诸儒论律,务为深刻」,特指汉代学者对律法体系的理论辨析①。现代用法延伸至法律实务研究,例如《中国法学大辞典》将其界定为「基于法典文本展开的法理探讨与判例分析」②。
二、音乐学专业释义 在乐律学中表示对音阶、调式规则的学术考释。北宋陈旸《乐书》记载「论律之要,首在三分损益」,指代古代十二律吕的数理推演方法③。当代《音乐百科词典》定义为「音程比例与旋宫转调的理论体系」④。
注: ①《汉语大词典》(第七版),商务印书馆,2020年
②《中国法学大辞典》,法律出版社,2018年
③《文渊阁四库全书·乐书》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④《音乐百科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2016年
“论律”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主要解释:
两种解释分别源于历史文献和现代语义扩展,需根据具体场景选择适用含义。
熬心板片豹乘编蓬裱挂并智波罗蜜操权程罗等威动履放骜风磴弗弗更名根盘蔕结匔匔花蛤回盼洄旋卷席而葬军声亢木炕头侩父魁摧潦淖陵撞柳麻子里巷蒙哄溟岛内证棚寮扑城浅术乾灾清江使者青襟子擎拳撑脚诠才末学劝解壤父人情之常如实社伯施授食堂蜀道水银水资源硕丽台桑屠夫往术亡厌完利无虞香合携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