帑抹的意思、帑抹的详细解释
帑抹的解释
戎服的异称。《旧唐书·令狐楚传》:“诸道新授方镇节度使等,具帑抹,带器仗,就尚书省兵部参辞。”《新唐书·百官志四下》:“节度使掌总军旅,顓诛杀。初授,具帑抹兵仗诣兵部辞见,观察使亦如之。”一作“弩帓”、“奴袜”。
词语分解
- 帑的解释 帑 ǎ 古代指收藏钱财的府库或钱财:帑藏(刵 )(指国库)。府帑(府库里的钱财)。重(恘 )帑(大量的钱财)。 帑 ú 古同“孥”,儿女。 鸟尾:鸟帑。 笔画数:; 部首:巾; 笔顺编号:
- 抹的解释 抹 ǒ 涂:涂抹。抹粉(喻美化或掩饰)。抹黑(喻丑化)。抹子(瓦工用来抹灰泥的器具。亦称“抹刀”)。 揩,擦:抹拭。哭天抹泪。 除去,勾掉,不计在内:抹煞。 轻微的痕迹:“林梢一抹青如画”。一抹余晖。
专业解析
"帑抹"一词在《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辞书中均未收录,该组合形式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规范。从分字释义角度分析:
- "帑"读作tǎng,本义指国库钱财,《说文解字》释为"金帛所藏也",如《后汉书》载"虚耗府帑";也可通"孥",指儿女。
- "抹"为多音字,读mǒ时指涂抹动作,如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淡妆浓抹总相宜";读mò时表细微痕迹,如"一抹斜阳";读mā时表擦拭,如"抹桌子"。
该组合疑似近现代生造词,可能为方言记音词或特定领域术语。建议核实用例语境,或参考《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及《近代汉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作进一步考证。
网络扩展解释
“帑抹”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指代戎服(即军服)的别称。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拼音:tǎng mǒ()
- 注音:ㄊㄤˇ ㄇㄛˇ
- 含义:指古代军服的异称,可能与“弩帓”“奴袜”等词相通()。
2.历史文献用例
- 据《旧唐书·令狐楚传》记载,唐代新上任的节度使需“具帑抹,带器仗”到兵部参辞()。
- 《新唐书·百官志》也提到节度使初次授职时需佩戴帑抹和兵器()。
3.相关考据
- 字形关联:“帑”本义为府库钱财,但在此词中借作戎服名称;“抹”可能与服饰的穿戴方式有关()。
- 异称演变:部分文献中,“帑抹”也写作“弩帓”“奴袜”,推测为音译或书写变体()。
4.使用场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帑”字的本义或相关词汇,可参考《说文解字》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阿结霸池保极把式匠惼懆不搬陪不离裁纠长冠巉嵓打灯谜倒杖大帐吊唁抵节帝祉对抗弗臣伏虎降龙浮没阁路桂户雇赁阖宗瓠梁检句籍礼悃悃留馆六天鲁戈回日毛骨悚然秒末密和密鳞鳞民穷财尽盘螭漂濡佥赞凄风冷雨情郎晴昼侵取齐天曲宴让帝然故日不暇给塞狗洞啬己奉公森罗设拜神怡心旷十年胎仙廷理通起湍鸣弦轸徙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