帑抹的意思、帑抹的详细解释
帑抹的解释
戎服的异称。《旧唐书·令狐楚传》:“诸道新授方镇节度使等,具帑抹,带器仗,就尚书省兵部参辞。”《新唐书·百官志四下》:“节度使掌总军旅,顓诛杀。初授,具帑抹兵仗诣兵部辞见,观察使亦如之。”一作“弩帓”、“奴袜”。
词语分解
- 帑的解释 帑 ǎ 古代指收藏钱财的府库或钱财:帑藏(刵 )(指国库)。府帑(府库里的钱财)。重(恘 )帑(大量的钱财)。 帑 ú 古同“孥”,儿女。 鸟尾:鸟帑。 笔画数:; 部首:巾; 笔顺编号:
- 抹的解释 抹 ǒ 涂:涂抹。抹粉(喻美化或掩饰)。抹黑(喻丑化)。抹子(瓦工用来抹灰泥的器具。亦称“抹刀”)。 揩,擦:抹拭。哭天抹泪。 除去,勾掉,不计在内:抹煞。 轻微的痕迹:“林梢一抹青如画”。一抹余晖。
网络扩展解释
“帑抹”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指代戎服(即军服)的别称。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拼音:tǎng mǒ()
- 注音:ㄊㄤˇ ㄇㄛˇ
- 含义:指古代军服的异称,可能与“弩帓”“奴袜”等词相通()。
2.历史文献用例
- 据《旧唐书·令狐楚传》记载,唐代新上任的节度使需“具帑抹,带器仗”到兵部参辞()。
- 《新唐书·百官志》也提到节度使初次授职时需佩戴帑抹和兵器()。
3.相关考据
- 字形关联:“帑”本义为府库钱财,但在此词中借作戎服名称;“抹”可能与服饰的穿戴方式有关()。
- 异称演变:部分文献中,“帑抹”也写作“弩帓”“奴袜”,推测为音译或书写变体()。
4.使用场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帑”字的本义或相关词汇,可参考《说文解字》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帑抹
帑抹是一个汉字词语,由“帑”和“抹”两个字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帑”字的部首是“巾”,总笔画数为9。
“抹”字的部首是“手”,总笔画数为8。
来源
帑抹起源于古代文字,其意思是指用巾抹拭或擦拭。
繁体
在繁体字中,帑抹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帑抹的写法与现代汉字基本相似,没有太大的变化。
例句
1. 他拿出一个帑抹了一下脸,露出了一丝笑容。
2. 她用帑抹擦了一下桌子上的灰尘。
组词
帑抹没有特定的常用组词,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搭配,如帑抹纸、帑抹水等。
近义词
帑抹的近义词包括擦拭、抹去、揩拭等。
反义词
帑抹的反义词可以是留下、涂抹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