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言。犹言麻烦事或弄糟了的事。 沙汀 《记贺龙》五:“他们这些人就是这样,一有烂事,就跑来找你,事情一过,便认不得你了。”
“烂事”是一个汉语词汇,属于方言表达,以下是其详细解释及用法:
“烂事”多用于非正式场合,强调事件的负面性和复杂性。其来源可追溯至方言,后通过文学作品(如沙汀的记载)被更广泛认知。
《烂事》是一个常用于口语中的词语,用来形容一些不重要、无聊或无意义的事情。它通常带有一种轻蔑、嘲讽的语气,表示对这些事情的不屑。
《烂事》包含两个部首,分别是“火”和“言”,它们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根据《康熙字典》的统计,它的总笔画数为12画。
《烂事》这个词来源于中文口语,最早出现在民间。它通常用于轻松愉快的场合中,用以调侃一些无足轻重的琐事。
《烂事》的繁体字为「爛事」。
古代的《烂事》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在古汉字中,它的字形为「爛」,表示“变坏、腐烂”的意思;而“事”字的字形未变。
1. 他整天忙着一些烂事,没有时间专心做正事。
2. 别太在意他说的那些烂事,不值得生气。
1. 烂人:指行为不端、品德败坏的人。
2. 烂泥:指湿软不坚固的泥土。
3. 烂摊子:指局势紊乱、混乱不堪的场面。
1. 庸事:指平凡无足轻重的琐事。
2. 鸡毛蒜皮:指微不足道、琐碎的事情。
3. 小事:指不重要、不值一提的事情。
1. 大事:指重要、具有重大影响的事情。
2. 重要事件:指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3. 要事:指关系到核心利益或紧迫的事情。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