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mple] 寺庙,即梵语“阿兰若”的省称
兰若山高处,烟霞障几重。——杜甫《谒真谛寺禅师》
(1).兰草与杜若。皆香草。《文选·颜延之<和谢监灵运>》:“芬馥歇兰若,清越夺琳珪。” 李周翰 注:“兰若,香草。” 唐 李白 《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诗:“尔能折芳桂,吾亦采兰若。” 唐 刘禹锡 《送王师鲁协律赴湖南使幕》诗:“ 楚 水多兰若,何人事擷芳。”
(2).指寺院。梵语“ 阿兰若 ”的省称。意为寂净无苦恼烦乱之处。 唐 杜甫 《谒真谛寺禅师》诗:“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 宋 王安石 《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之一:“青鸳几世开兰若,黄鹤当年瑞卯金。” 清 孙枝蔚 《登赤城山》诗:“下巖地势稍宽平,无数松竹遶兰若。”
“兰若”一词具有双重含义,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和读音:
词源与定义
特征与用途
植物组合
文学意象
兰若是一个汉字词语,有着丰富的含义。它既可以指代一种花卉,也可以用来形容清新、雅致的氛围。
兰若的拆分部首是“艹”,表示与植物有关。它的笔画数目为八划。
兰若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时的汉字写法中,兰若的字形与现代稍有不同,用的是繁体字“蘭若”。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规范与现代有所不同。兰若的古代写法是采用繁体字,即“蘭若”。
1. 这个花园里的兰若花香四溢,令人陶醉。
2. 深山中的湖泊清澈如兰若,宛如仙境。
组词:兰若花、兰若香、兰若气息。
近义词:芬芳、幽香。
反义词:臭气、污浊。
百冯宝蜡被垒变种笔分草制策目乘云行泥赤凤垂龆存顾荡酒蹈绳炟爚都老爷惰偷烦抱夫家副经理福缘甘辛合祧矫国革俗伎能金刚座吉壤空隙枯草死骨馈爨壸阁老乡凉凉簪儿踉跄麦子貌是心非囊萤照读炮架破山匍匐茎嵌合迁谪青菜穷鉴球幕电影悛心荣芬三年碧稍微深痼尸格首下尻高水碓速独所生挺争晚荣物以群分小房小条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