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水碓的意思、水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水碓的解释

[rice-polishing device using water power;water power trip-hammer for husking rice] 靠水力来舂米的器具

详细解释

利用水力舂米的器械。《三国志·魏志·张既传》:“ 既 假三郡人为将吏者休课,使治屋宅,作水碓,民心遂安。” 唐 岑参 《晚过盘石寺礼郑和尚》诗:“岸花藏水碓,谿水映风炉。”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攻稻》:“凡水碓,山国之人居河滨者之所为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四节:“水碓是用水力激木轮舂米的器械,发明当在 东汉 时期。”参阅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十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水碓是中国古代利用水力驱动的粮食加工器械,主要用于舂捣谷物、香料或造纸原料,属于传统农业科技的重要发明。以下从词典释义、结构原理及历史应用角度详细解析:


一、词典释义

《汉语大词典》定义:

水碓(shuǐ duì)

利用水力带动的舂米设备。通过水流冲击轮叶,驱动碓杆上下运动,替代人力完成舂捣作业。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补充:

水碓多建于溪流沿岸,由水轮、碓杆、碓臼组成,是古代自动化机械的典型代表。


二、结构原理

  1. 核心组件

    • 水轮:受水流冲击旋转,将水力转化为机械能。
    • 碓杆:末端安装杵头,通过水轮凸齿拨动,实现周期性抬升与下落。
    • 碓臼:石制容器,承接谷物并承受舂捣。

      来源:《天工开物·粹精》(明·宋应星)记载:“水碓之法,水激轮转,则轴间拨板穿插碓尾,一舂一落。”

  2. 工作流程

    $$

    text{水流势能} rightarrow text{水轮旋转} rightarrow text{凸齿拨动碓杆} rightarrow text{杵头舂捣碓臼内物料}

    $$


三、历史应用与文化意义


四、现存实例与学术研究

浙江丽水、福建龙岩等地仍存明清水碓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农史学界视其为研究古代水力机械的核心实物,相关成果见于《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中国农业出版社)。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天工开物》(明·宋应星,广东人民出版社点校本)
  3. 《齐民要术译注》(北魏·贾思勰,上海古籍出版社)
  4.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说》(中国农业博物馆编)

网络扩展解释

水碓是中国古代一种利用水力驱动的农业加工工具,主要用于舂米、捣碎矿石或竹篾纸浆等作业。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别称

水碓又称“机碓”“水捣器”“翻车碓”等,其核心功能是通过水力、杠杆和凸轮原理,将水流能量转化为机械动力,替代传统人力或畜力完成粮食加工。

二、结构与工作原理

  1. 核心组件

    • 立式水轮:装有板叶,通过水流推动旋转。
    • 拨板与碓杆:水轮转轴上的拨板周期性拨动碓杆,使碓杆另一端的石碓头抬起并落下。
    • 石臼:放置稻谷、竹材等加工物的容器,承受碓头的冲击。
  2. 运作流程
    水流驱动水轮转动→拨板带动碓杆→碓头反复捶打石臼中的物料,实现脱壳或粉碎。

三、历史与应用

四、文化影响

唐代诗人岑参等曾提及水碓,反映其在古代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如今,部分传统村落仍保留水碓遗迹,成为研究古代科技与农业的实物资料。

如需进一步了解水碓的乐高模型或历史文献案例,可参考原始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

百能百俐博照超洞池岛虫鱼穿井得人垂旒辍演悼慑倒身灯油对光鄂君二话不说发卷法坛分议辐射对称负心违愿鷎鵖归袖渐恧金钱花孔眼昆季李东阳临近隆私鑪橐眉婚鸣镝民窑跄扬牵红线情尽桥诠义缺嘴热地里的蚰蜒如是我闻三寸不烂之舌三刑煽风点火赡闻事缓则圆食路世眼耍刺儿衰葛水荭说媒红檀点托实微涓危迫利诱嗡营五爱相麻闲趣校短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