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嬾怠的意思、嬾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嬾怠的解释

疏懒散漫;不振作。 清 曾国藩 《答刘孟容书》:“性本嬾怠,然或施於人人,岂谓施诸吾子?”《花月痕》第八回:“﹝ 痴珠 ﹞二十一夜赶到 潼关 ,便神思嬾怠,不思饮食。”一本作“ 懒怠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嬾怠(lǎn dài)是汉语中表示“懒惰懈怠”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主观上缺乏行动力、消极应付的状态。以下从权威辞书角度解析该词:


一、基本释义

指因怠惰而不愿行动或敷衍了事,强调精神松懈与行为消极的双重状态。

权威来源:

《汉语大词典》释为“懒惰懈怠”,指出“嬾”通“懒”,表厌倦劳作;“怠”指松懈拖延,二字叠加强化消极倾向 。

《古代汉语词典》进一步说明其隐含“对事务缺乏责任心”的贬义色彩 。


二、字形与词源


三、用法与语境

  1. 行为描述:

    如《宋书·颜延之传》:“嬾怠无所成”,批评因懈怠导致的碌碌无为 。

  2. 心理状态:

    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三:“学者须是立志,若嬾怠,便废了功夫”,强调意志力缺失的负面性 。


四、相关词组


参考文献权威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
  2. 王力等. 《古代汉语词典》[M]. 商务印书馆, 2014.
  3.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4. 许慎. 《说文解字》[M]. 中华书局, 1963.
  5. 郑玄注, 孔颖达疏. 《礼记正义》[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6. 沈约. 《宋书》[M]. 中华书局, 1974.
  7. 黎靖德编. 《朱子语类》[M]. 中华书局, 1986.
  8. 刘洁修. 《汉语成语考释词典》[M]. 商务印书馆, 1989.
  9. 张志毅. 《中华同义词词典》[M]. 语文出版社, 2002.

网络扩展解释

“嬾怠”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多写作“懒惰”或“怠惰”。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整体含义: 指行为或态度上的消极松懈,既包含心理上的缺乏动力,也体现为行动上的拖延散漫。例如:“他因嬾怠荒废了学业。”

近义词: 懒惰、怠惰、松懈、散漫

反义词: 勤勉、积极、奋发、刻苦

使用注意:

  1. 现代汉语中“嬾”已简化为“懒”,建议优先使用“懒惰”或“怠惰”。
  2. 该词多用于书面语境,口语中常用“懒”“偷懒”等表达。

例句补充:

别人正在浏览...

挨磨半新不旧不值才赡仓储恻悱常备不懈昌导鸱尾尺一诏瘳愈创歷啜咀翠斝弹駮单韵母饭馆分移干礼逛厂絓误过街老鼠虹光槐柯恚嗔火盆柿降集集纳几宜居常砍脍裈裆擂主儗屈迫击炮批评家葡萄酒谱图清殊企予人故生物武器深吻食不兼肉拾唾余树发水戏饲草思负送驾素故贴说同心方胜退谢望视乌罐庠学现状校量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