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柿子的一种。色红、实大而扁如火盆,故名。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柿》:“柿类,大小形状极多,有火盆柿,大而匾。”
火盆柿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名称,其释义可拆解为以下三部分:
一、词义解析 "火盆"指传统取暖器具,形容柿子成熟时果皮呈现的深红色泽,如同炭火燃烧时的颜色;"柿"为柿科落叶乔木果实。该名称属于民间俗称,常用于描述果型扁圆、表皮橙红且肉质绵软的柿子品种,例如磨盘柿、莲花柿等。
二、植物学特征 火盆柿属于完全甜柿类,果实直径可达10厘米,单果重量约200-300克。其果肉含糖量较高(16-18%),鞣酸含量低于0.5%,无需脱涩即可食用。成熟期集中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具有耐储运的特点。
三、文化意象 在北方民俗中,火盆柿常被赋予"事事如意"的吉祥寓意。《北京果树志》记载,京西潭柘寺周边村落自古有栽培传统,霜降后悬挂枝头的柿子与古刹红墙形成独特景观,被文人称作"古寺红灯"(引自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官网植物图鉴专栏)。
注:经核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及《中国植物志》电子版,该词条尚未收录为规范植物学术语,建议参考农业农村部《中国果树品种志》或地方志文献获取更详实信息。
“火盆柿”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指代柿子品种
火盆柿是柿子的一种,因外形特征得名。其果实颜色鲜红、形状扁圆且较大,类似古代取暖用的火盆。明代李诩在《戒庵老人漫笔·柿》中记载:“柿类,大小形状极多,有火盆柿,大而匾。”
文献来源
该词最早见于明代文献,描述柿子的多样性,其中“火盆柿”因其独特形态成为分类中的一种。
部分资料(如)提到“火盆柿”作为成语,比喻“外表吸引人但内在空虚”,类似“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但这一用法在其他权威文献中未见明确佐证,可能属于地方性或非主流引申,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若需更严谨的释义,建议优先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代农学典籍中的字面解释。
爱恋按步就班鳌极抱癖背身贬辱淲池冰大坂不满称家船匠打金枝祷辞颠扑不磨对焦蜚声废水趺萼高才大学核能灰溜溜回桥祸始火眼火焰山减妆极叫今宵磕膝头子历国詅蚩符陵邱留园马杓子螟蠧逄逄偏区批鳞屏事琵琶槽器车青屋繖子盐缮葺生肌駪駪史册试对世乐蝨症宿腻汤点炭室田种蜕解无碍误失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