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rtar] 用座钣承受后座力、发射尾翼弹的一种滑膛曲射炮
一种从炮口装弹,以曲射为主的火炮。能射击遮蔽物后方的目标。炮身短,射程较近,但重量较轻,运动方便,适用于各种地形上作战。
迫击炮是一种以曲射弹道为主的轻型火炮,其名称源自“迫近击发”的战术特性。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迫击炮指“从炮口装填炮弹、无膛线、发射尾翼弹的滑膛火炮”。该武器主要由炮身、座板、支架三部分组成,采用高抛弹道攻击隐蔽目标,填补了手榴弹与野战炮之间的火力空白。
从军事装备术语角度分析,迫击炮的核心特征包含:
据《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兵器卷》记载,迫击炮的雏形可追溯至1904年日俄战争时期俄军工程师列昂尼德·戈比亚托的创造。现代演进则包括:
在战术应用层面,《陆军作战纲要》指出其具备三大优势: $$ begin{aligned} &text{最小射程:} quad 150,text{m} &text{最大射程:} quad 8,text{km(增程弹)} &text{反应时间:} quad <2,text{分钟} end{aligned} $$ 这种特性使其特别适合山地战、巷战等复杂地形作战,目前仍是全球95%国家陆军的基础装备。
迫击炮是一种曲射滑膛火炮,具有以下核心特点和功能:
迫击炮(Mortar)以座钣承受后坐力,炮身短、射角大(45°-85°),弹道弯曲,通常从炮口装填带尾翼的炮弹。主要结构包括:
关于“迫击”的两种解释:
主要用于:
起源于中世纪奥斯曼帝国,因便携性和高效性,至今仍是步兵核心支援武器,现代型号如120mm迫击炮仍广泛列装。
(更多细节可参考搜狗百科、军事类网页等权威来源)
百总宝剑悲蹙崩愤边见边沿不讳之朝参虎昌昌昌舒唱檄从轻处罚怠废大奬赛等因奉此彫虫小技方形匪特風燭覆巢之下无完卵高昂恭敬不如从命供馔瑰琦骨象还笔红蜡后命磆碌皇甫蹇蹶焦侥机埳精密寖剧究度廉明公正礼斗卢沟桥轮蹏率循弄具撇嵌前记窃发倾覆轻强曲腰哈背膳牌韶令守邦手串水北山人舒详挑敌豚臑伪怠维他命卫星云图闲牙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