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腊尽春回的意思、腊尽春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腊尽春回的解释

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过去,春天又来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腊尽春回"是汉语中描述岁时更替的联合式成语,其核心含义包含两层时空意象:

一、基本释义 "腊"指农历十二月(《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尽"表示时序终结,"春回"指阳气回升的自然规律。该成语字面指腊月结束、春季来临,深层喻指年岁交替之际的物候变迁,常见于描述冬春交际的节令特征。例如清代孙道乾《小螺庵病榻忆语》记载:"雪坞霜林,未卜​​何日,腊尽春回,此身健在,重与吾友见也。"

二、文化内涵解析

  1. 岁时符号:作为古代农耕文明的时间刻度,既包含腊月祭祀的民俗传统(《礼记·月令》),又承载着立春节气的物候观测智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2. 文学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常构成"雪-梅-春"的意象群,如陆游《剑南诗稿》"腊尽雪残春又回,东风剪剪雨霏霏",通过自然景物转换传递生命轮回的哲学思考。
  3. 社会功能:旧时用作历法转换的参照节点,现代仍保留在春节民俗体系中,体现中国人"周而复始"的时空认知模式(《中国民俗文化大观》)。

该成语的权威解释可参考商务印书馆《成语大词典》(ISBN 9787100043841)第876页,其历史语用演变详见《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ISBN 9787101066238)相关词条。

网络扩展解释

“腊尽春回”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指农历十二月(腊月)结束,春天到来,形容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字面意义为“寒冬过去,春回大地”。

二、出处与结构

三、用法与例句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五、文化内涵
成语不仅反映农耕文化对季节的敏感,也蕴含中国人对“否极泰来”的哲学思考,常用于文学表达对逆境终结的期许。

别人正在浏览...

剥缺悲戚不揆不欺暗室策谋长发王刬尽承托穿石节岋岋房考非池中物肤庸干净利索高架铁路官骑皇隰秽屑祸鸟降衷键盘乐器渐渍讦斥羁縻卫所金盏银台砍杀连雪寥萧李夫人灵氛毛脉鸣蜩内热霓裳羽衣泥佛劝土佛泥沼潘杨偏枯对贫落气浪请服清心寡欲起丧祛风让谦热带气旋三清上府襂襹死心眼儿太霞韬戎渥润无机肥料五善无猒向前小杯宵遯惜春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