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羽衣的意思、霓裳羽衣的详细解释
霓裳羽衣的解释
(1).即《霓裳羽衣曲》。 唐 元稹 《法曲》诗:“ 明皇 度曲多新态,宛转侵淫易沉著。赤白桃李取花名,《霓裳羽衣》号天落。” 唐 郑嵎 《津阳门诗》“宸聪听览未终曲,却到人间迷是非”自注:“ 叶法善 引上入月宫,时秋已深,上苦凄冷,不能久留,归,於天半尚闻仙乐。及上归,且记忆其半。遂於笛中写之。会 西凉 都督 杨敬述 进《婆罗门曲》,与其声调相符。遂以月中所闻为之散序,用 敬述 所进曲作其腔,而名《霓裳羽衣》法曲。”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竝见 姮娥 与众仙姬逍遥按乐,殆所谓《霓裳羽衣》、钧天雅奏者,非復人世间所有。”参见“ 霓裳羽衣曲 ”。
(2).仙道的衣服。《红楼梦》第八五回:“只见金童玉女,旗旛宝幢,引着一个霓裳羽衣的小旦,头上披着一条黑帕,唱了几句儿进去了……小旦扮的是 嫦娥 。”《花月痕》第四九回:“ 瑶华 道:‘ 姮娥 也算不得 共姜 ,他霓裳羽衣,怎样也接了 唐明皇 ?’”
(3).借指如仙美女。 明 无心子 《金雀记·掷果》:“綺罗丛里,望霓裳羽衣,看娇娥,皆修媚。”
词语分解
- 霓裳的解释 就是《霓裳羽衣曲》,唐代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详细解释.神仙的衣裳。相传神仙以云为裳。《楚辞·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
- 羽衣的解释 .以羽毛织成的衣服。《史记·孝武本纪》:“天子又刻玉印曰‘天道将军’,使使衣羽衣,夜立白茅上。”《汉书·郊祀志上》:“五利将军亦衣羽衣。” 颜师古 注:“羽衣,以鸟羽为衣,取其神僊飞翔之意也。”按,五
专业解析
霓裳羽衣,汉语词汇,由“霓裳”与“羽衣”两个词组合而成,常用于形容华美飘逸、超凡脱俗的服饰,尤其与仙境、仙女相关联。其详细释义如下:
一、 字词本义解析
-
霓裳 (ní cháng):
- 霓:指雨后天空中与虹同时出现的彩色圆弧,位于主虹外侧,色彩排列与主虹相反(内紫外红),又称副虹、雌虹。在汉语中,“霓”常象征绚丽、超凡、仙境之物。《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释“霓”为“大气中有时跟虹同时出现的一种光的现象”。
- 裳:古时指下衣、裙子(古代上衣下裳)。此处泛指衣服。
- 合义:“霓裳”字面意为“如霓虹般绚丽多彩的衣裳”,引申指仙人所穿的、色彩斑斓、光彩夺目的华美服饰。其意象常带有飘渺、轻盈、非人间所有的特质。
-
羽衣 (yǔ yī):
- 羽:鸟类的羽毛。
- 衣:衣服。
- 合义:“羽衣”字面意为“用羽毛制成的衣服”。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这是仙人或得道飞升者所穿的衣物,象征轻盈、能飞翔、超脱凡尘。也指道士或方士所穿的法衣。《汉语大词典》释“羽衣”有“以羽毛织成的衣服”、“称道士或神仙所著衣”、“道士的代称”等义项。
二、 词汇组合义与文化内涵
“霓裳羽衣”组合使用,其核心含义为:
- 指代仙人的华美服饰:综合“霓裳”的绚丽光彩和“羽衣”的轻盈超凡,该词最常用于描绘神话传说中仙女或天上神人所穿的、既光彩夺目又飘逸轻盈的衣物。这是其最经典和核心的意象。
- 特指《霓裳羽衣曲》及舞:在中国文化史上,“霓裳羽衣”因唐玄宗李隆基所作(或改编)的著名法曲《霓裳羽衣曲》及其相伴的舞蹈《霓裳羽衣舞》而闻名遐迩。据唐代史书《唐会要》卷三十三及唐代诗人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自注记载,此曲描绘了仙女翩翩起舞的景象,其舞者服饰必然追求“霓裳羽衣”的仙幻效果,故该词也直接成为此乐舞的代称,象征着唐代宫廷乐舞的巅峰之美和缥缈意境。
- 象征超凡脱俗、华美飘逸的境界:超越具体的服饰或乐舞,“霓裳羽衣”一词本身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用以形容任何具有非凡美丽、轻盈优雅、不似人间所有的事物或气质,常带有浪漫、梦幻、仙境的色彩。白居易《长恨歌》中“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便是用此意象描绘杨贵妃的仙姿。
三、 象征意义
“霓裳羽衣”凝结了中国古人对于神仙世界的想象和对至美境界的追求。它象征着:
- 仙境之美:非尘世所有的绚丽色彩与超凡脱俗。
- 轻盈飘逸:如羽毛般轻柔,如云霓般无拘。
- 高雅艺术:特指《霓裳羽衣曲/舞》所代表的极高艺术成就。
- 浪漫情怀:常与爱情传说(如唐玄宗杨贵妃故事)、飞升梦想相联系。
参考文献来源:
- 释义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
- 文化背景参考:《唐会要》(王溥撰),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及《长恨歌》(收录于《全唐诗》)。
- 意象分析参考:相关中国古代文学、神话及服饰文化研究论述。
网络扩展解释
“霓裳羽衣”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ní cháng yǔ yī,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字面指以云霓为下裙(“裳”指下装),以羽毛作上衣,形容女子服饰华丽飘逸、如仙般美丽。这一意象源于古代对仙女装扮的想象,常见于诗词中描绘女性姿态或舞台服饰。
二、文化来源
- 唐代乐舞
该词与《霓裳羽衣曲》密切相关。据传唐玄宗曾梦游月宫,见仙女起舞,醒后命人谱成此曲,杨贵妃亦以霓裳羽衣舞闻名(《琵琶行》中“初为《霓裳》后《六幺》”即指此曲)。
- 道家意象
部分文献(如《初刻拍案惊奇》)将其解释为仙人所穿的彩衣,象征超凡脱俗的意境。
三、扩展用法
- 借指美女:如“霓裳羽衣,借指如仙美女”(《绿野仙踪》等文学作品)。
- 艺术象征:用于赞美舞蹈、音乐或服饰的极致美感,如“霓裳羽衣之妙”。
四、常见误读
- 读音纠正:“霓”正确读音为ní(第二声),而非“nì”。
- 字形区分:“裳”为多音字,此处读cháng,指下裙。
五、使用场景
- 文学描写:多用于诗词、小说中形容女性装束或舞姿。
- 文化评论:讨论唐代乐舞、服饰史时作为典故引用。
若需进一步了解《霓裳羽衣曲》的历史细节或相关诗词,可参考唐代文献或权威历史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渤潏傪悴阊铪承诏楚凤吹擂词源蹴击当先单身大谁大溲德艺断简残编法案发坏妨紊脯氨酸寒门秽芜混混僭忒浃日迦真隣陀讥谭军条堪舆拉卜楞寺牢狴六马逻逮冒子马蹄莲梅片闷雷免怀之岁迷离徜仿内海内守拗不过骈体潜坝穹穹厚厚穷裔柔辟入定三玄搔首踟蹰事几施孟淑候送书雁倠丑条褥条石铜簧彤辇晩市五荤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