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称 铁柱观 。故址在 江西 南昌 。相传 晋 许逊 为 旌阳 令,时 江西 有蛟为害, 许 与其徒仗剑杀之,并作大铁柱以镇压。后世建立宫观以祀 许逊 。 唐 咸通 年间额题铁柱。 宋 大中祥符 年间题名 景德观 。 政和 年间改 延真观 。 嘉定 年间御书“铁柱延真之观”。 明 嘉靖 间改名为 妙济万寿宫 。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 江西 南昌郡 城 铁柱宫 东南隅,有小殿,殿中有池,云铁柱在池中,其实非真跡也。真 铁柱宫 离城数十里,地名 生米渡 ,宫中有池,池中有铁柱,乃 许真君 锁蛟之处。”
“铁柱宫”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历史文化名词,主要涉及两处不同地点的建筑,分别位于江西南昌和云南弥渡,具体解释如下:
历史背景
始建于晋代,为纪念净明道派创始人许逊(许真君)而建,因传说中许逊铸铁柱镇压蛟龙得名。唐代称“铁柱观”,宋代多次更名(景德观、延真观等),明代嘉靖年间定名“妙济万寿宫”,民间仍习称“铁柱宫”。
核心传说
相传许逊任旌阳令时,江西有蛟龙为害,他率弟子斩杀蛟龙后铸造铁柱镇于井中,防止水患。此井被称为“锁蛟井”,成为铁柱宫的核心象征。
文化关联
明代王阳明曾在此留下轶事:据传其新婚当日独游铁柱宫,与道士论养生之道,次日方归。现遗址位于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2015年考古发现锁蛟井遗迹。
历史地位
位于云南弥渡县,庙内“南诏铁柱”为唐代南诏国遗存,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铁柱铸于公元872年(唐咸通十三年),是南诏王室祭祀的重要礼器,现存唯一唐代铁柱实物。
建筑特点
铁柱高3.3米,直径32厘米,柱身刻有“建极十三年”铭文。庙宇格局为三进院,含铁柱大殿、山门等,现存建筑多为清代重建。
名称演变
史称“铁柱宫”或“铁柱观”,元代已有相关记载,清代形成完整建筑群。
“铁柱宫”一词需结合语境区分: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或弥渡南诏铁柱庙的官方资料。
《铁柱宫》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坚固稳定的宫殿。这个词由三个部分组成:铁、柱和宫。铁柱象征着坚固和耐久,宫指的是宫殿。因此,《铁柱宫》意指一座坚固稳定的宫殿。
《铁柱宫》由部首铁(钅),柱(木)和宫(宀)组成。其中,铁的拼音是"tie3",柱的拼音是"zhu4",宫的拼音是"gong1"。
铁的笔画数为5,柱的笔画数为6,宫的笔画数为6。
《铁柱宫》一词的来源目前尚无确切记载。但根据其字义推测,可能是古时候用铁柱建造的宫殿得名。
《铁柱宫》的繁体字为「鐵柱宮」。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与现代稍有不同,但整体结构和意义仍相似。可举一个例子:
「鐵柱宮」的古时候写法可能是「鐵柱宮」。
1. 他们费尽心思修建了一座铁柱宫,使它成为城中最坚固的建筑。
2. 这座铁柱宫已经经过千年,仍然屹立不倒。
《铁柱宫》可以与其他词组合成各种新的词语,如:
- 铁柱:坚固的柱子。
- 宫殿:豪华的宫廷建筑。
- 铁馆:坚固的馆舍。
与《铁柱宫》意思相似的词汇有:
- 铁板宫:坚固的宫殿。
- 金碧宫:华丽的宫殿。
与《铁柱宫》意思相反的词汇有:
- 破败屋:残破不堪的房屋。
- 易损宫:容易受损的宫殿。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