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蒲衣的意思、蒲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蒲衣的解释

(1).用蒲草编的衣服。《隋书·隐逸传·徐则》:“草褐蒲衣,餐松饵朮,栖隐灵岳,五十餘年。”

(2).传说中的上古贤人。《庄子·应帝王》:“ 啮缺 问於 王倪 ,四问而四不知。 啮缺 因跃而大喜,行以告 蒲衣子 。” 成玄英 疏:“ 蒲衣子 , 尧 时贤人,年八岁, 舜 师之,让位不受,即 被衣子 也。” 晋 左芬 《万年公主诔》:“昔 蒲衣 早智, 周晋 夙成,咸以岐嶷,名有典经。”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蒲衣”一词在中文语境中有两层主要含义,以下结合文献资料进行详细解析:

一、实物含义(蒲草编织的衣物)

指用蒲草(一种水生植物)编织的简陋衣物,常见于古代隐士或贫困人群的穿着。例如:

二、人物含义(上古贤人)

特指传说中尧舜时期的贤者,相关记载存在两种版本:

  1. 舜的禅让对象:据《尸子》记载,蒲衣八岁时舜便欲让天下,但年龄矛盾引发后世质疑,可能源于民间传说。
  2. 舜的师长:《庄子·应帝王》称其为「蒲衣子」,成玄英注解其为尧时贤人,八岁便成为舜的老师,后拒绝接受禅让。此说被《太平御览》《万年公主诔》等文献引用。
  3. 姓氏起源关联:蒲姓部分支系以蒲衣为始祖,反映了其在文化记忆中的特殊地位。

文献矛盾与考辨

两种人物记载存在时间冲突(如年龄与师徒关系矛盾),学者推测可能因不同传说演变导致。崔云在《庄子注》中将其与被衣子、王倪等人物关联,进一步体现道家思想对上古贤者的重塑。建议研究时注意区分历史记载与哲学寓言。

网络扩展解释二

蒲衣

蒲衣是指古代用蒲草制成的衣物,主要用于夏季防暑。

拆分部首和笔画

蒲:⺲(草字头)+ 卜(一)

衣:⺆(衣字边)+ 卜(一)

来源

蒲衣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人在夏季为了防暑,会用蒲草编成衣物,称之为“蒲衣”。这种衣物通风透气,能很好地帮助人们降低体温,避免中暑。

繁体

蒲衣的繁体字为「蒲衣」。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人们对于蒲衣的描写主要体现在古籍和古代文献中,而没有固定的汉字写法。

例句

1. 在炎炎夏日,她穿着一件清凉的蒲衣,舒适地度过了整个夏季。

2. 古代文人常在田园中披蒲衣,寄托对自然的热爱。

3. 据记载,唐代诗人杜甫常常穿着蒲衣,卧黄河之滨,吟诗作画。

组词

蒲草、蒲团、蒲席、蒲鞭、蒲扇

近义词

寒衣、蓑衣

反义词

暖衣、厚衣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