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桑园的意思、桑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桑园的解释

[mulberry field] 种植桑树的园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桑园是汉语中一个专有名词,指专门用于种植桑树的园地或田地。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两方面:

  1. 农业种植定义

    指人工开垦、集中栽培桑树的土地区域,主要目的是为家蚕(Bombyx mori)提供饲料来源。桑树(Morus spp.)的叶片是蚕的主要食物,因此桑园是蚕桑产业的基础生产单元。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桑园特指“种植桑树的园地”,强调其经济作物种植属性。

  2. 文化历史延伸

    在传统农耕文化中,桑园常与“田园”“农事”意象关联。古代文献如《诗经·豳风·七月》中“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的描述,反映桑园作为采桑劳动的场所,承载着农桑文明的社会记忆。此类场景在《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古籍中均有系统记载,体现其农业生产与文化符号的双重价值。

实用价值与产业关联

桑园的经济效益直接关联丝绸产业。据《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蚕业卷》统计,一亩成熟桑园年产桑叶约1500-2000公斤,可支撑养蚕生产50-60公斤蚕茧,是丝绸产业链的源头生产资料。现代桑园管理已发展出专业化栽培模式,包括品种选育、密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体系。

知识补充:中国蚕桑栽培史可追溯至距今5000余年的河姆渡文化时期,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出土的丝织品残片为世界最早实物证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15)。

参考资料

(注:因未检索到可公开访问的权威在线词典链接,建议查阅纸质版《现代汉语词典》或专业古籍数据库获取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桑园是指专门用于种植桑树的园地,其核心含义与农业生产、土地利用密切相关。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桑园(sāng yuán)是种植桑树的集约化生产区域。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桑园属于“园地”的二级地类,具有多年生木本作物、集约经营的特点。桑树的主要用途包括养蚕、果实食用、药材加工等。

  2. 分类与用途

    • 普通桑园:以收获桑叶养蚕为主,是传统蚕桑业的核心区域。
    • 间作桑园:与其他作物(如草莓、西瓜、黑菜)复合种植,提升土地利用率(、)。
    • 生态桑园:现代衍生类型,例如桑园养鸡模式,既提供鸡肉产品,又通过鸡粪施肥形成生态循环。
  3. 管理技术要点
    桑园需科学选址,通常选择土层深厚、排灌便利的地块,种植密度因品种而异:

    • 杂交桑每亩4000株,行距75-80厘米;
    • 嫁接桑每亩1500-2500株,行距1-1.2米。
      管理中需注重施肥(氮磷钾配比)、病虫害防治(禁用吡虫啉等影响蚕的农药)及定期松土(、、)。
  4. 文化与社会意义
    在文学作品中,桑园常象征田园生活,如“村后是一望无际的桑园,桑树抽新芽如海洋”。地名方面,中国多地有以“桑园”命名的行政区域,如山东省莒县桑园镇、广东省东莞市桑园工业区(、)。

  5. 政策与经济价值
    自然资源部明确桑园按园地管理,不纳入耕地范畴。一亩桑园通过桑叶养蚕、枝条培育食用菌、桑果加工等综合利用,年产值可达万元以上。

扩展说明:桑园的历史可追溯至古代丝绸产业,现代则通过间作、循环农业等方式提升综合效益。需注意,桑园管理需符合环保要求,避免农药污染影响蚕业安全(、)。

别人正在浏览...

裁断长话成章驰猎带减腰围眈盼道生草大侠烦浊富财附枝告牒给役更制恭德观望黄要慧丽绘写徽祖豁虎跳浇激角艺金矢积泉九三学社抉发颏颔狂慝魁桀龙须水鸾翔凤翥僈楛麋鹿志明质目识囊缩披衫期集青喜芹意契契取巧瑞日神采奕然室女座瘦恹恹手爪唰溜溜司候松腴岁月蹉跎通带通平瓮间五花仪香蒿小学校邂逅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