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癞儿刺史的意思、癞儿刺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癞儿刺史的解释

北魏 瀛州 刺史 崔暹 的鄙称。癞儿,犹无赖,指狡诈蛮横之徒。《魏书·酷吏传·崔暹》:“后累迁平北将军, 瀛州 刺史。贪暴安忍,民庶患之。尝出猎州北,单骑至於民村。井有汲水妇人, 暹 令饮马,因问曰:‘ 崔瀛州 何如?’妇人不知其 暹 也,答曰:‘百姓何罪,得如此癩儿刺史!’”亦省作“ 癩儿 ”。 宋 杨伯嵒 《臆乘》:“ 崔暹 曰癩儿。”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癞儿刺史”是北魏时期对瀛州刺史崔暹的贬称,源于其暴虐贪腐的行径。具体解释如下:

  1. 词义构成

    • “癞儿”:字面指生癞疮的人,但在此语境中引申为“无赖”,形容狡诈蛮横之徒。
    • “刺史”:官职名,指地方行政长官。组合后成为带有侮辱性的称号,特指崔暹。
  2. 历史背景与出处
    据《魏书·酷吏传·崔暹》记载,崔暹任瀛州刺史期间“贪暴安忍”,百姓苦不堪言。一次他外出打猎,伪装成平民询问村妇对刺史的看法,村妇不知其身份,愤然答道:“百姓何罪,得如此癞儿刺史!”。此事被宋代杨伯嵒《臆乘》收录,进一步流传为典故。

  3. 衍生用法
    该词在古籍中常简作“癞儿”,如宋代文献直接以“崔暹曰癞儿”指代其恶名,成为酷吏的典型代表。

这一称谓不仅反映了崔暹的个人劣迹,也揭示了北魏时期地方官吏腐败的社会问题,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网络扩展解释二

《癞儿刺史》的意思

《癞儿刺史》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一个官职虽高却不能发挥作用,没有实际权力的官员。

拆分部首和笔画

《癞儿刺史》这个成语可以拆分为以下部首和笔画:

部首:白(bái),刀(dāo),心(xīn)

总笔画:17画

来源与繁体

《癞儿刺史》一词来源于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故事。故事中,李逵被任命为刺史,但由于他原来是个流氓,皮肤上有很多疮痍,所以被人称为“癞儿刺史”。这个成语后来就用来形容那些虽然有高官职位但无实际能力的官员。

在繁体字中,癞儿刺史的写法为「癩兒刺史」。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癞儿刺史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意思是相同的。

例句

1. 这个人虽然是个官,但是只是个癞儿刺史,没有实权。

2. 他被任命为市长,却被人称为癞儿刺史,这说明他只是个傀儡。

3. 那位官员的癞儿刺史地位使他无法对市政有所作为。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癞蛤蟆(形容一个人虽然长得不好看,但是心地善良)

近义词:白眼狼

反义词:能干官员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