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索的意思、困索的详细解释
困索的解释
匮乏萧条。 明 陈子龙 《谏设厂卫公疏》:“自设厰卫……富商大贾,踌躇不前,都市萧条,职此之故。古有迁富民以实京师者,安可使其畏而不至,自貽困索?”
词语分解
- 困的解释 困 (④⑤睏) ù 陷在艰难痛苦或无法摆脱的环境中:困厄(处境困苦危险)。困处(?)。困居。困扰。困境。困窘。困知勉行。困兽犹斗。 穷苦、艰难:困苦。困难。 包围:困守。围困。 疲乏:困乏。困倦。困顿
- 索的解释 索 ǒ 大绳子或大链子:索子。索道。钢索。绞索。线索。 搜寻,寻求:索引。思索。搜索。探索。 讨取,要:索还。索求。索取。勒索。 尽,毫无:索然无味。 单独:离群索居。 姓。 笔画数:; 部首:糸;
专业解析
“困索”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其含义需结合古汉语及具体语境来理解。其核心含义可概括为:
-
困顿匮乏,走投无路: 这是“困索”最主要的含义。
- “困”指窘迫、艰难、贫乏。
- “索”有尽、完结、寻求之意,引申为走投无路、一无所有。
- 组合起来,“困索”形容人处于极其困窘、一无所有、走投无路的境地。这种困境既可能指物质上的极度匮乏,也可能指精神上的绝望无助。
- 来源参考: 该释义综合了《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等权威辞书对“困”和“索”相关义项的归纳与组合分析。详见《汉语大词典》“困”字条(“艰难;窘迫”)及“索”字条(“尽;空”)。
-
受困于绳索束缚: 在更具体的语境中(尤其古代文献或特定文学描述),“困索”有时可作字面理解。
- “困”指被围困、束缚。
- “索”指绳索。
- 组合起来,指被绳索捆绑束缚而无法脱身的状态。
- 来源参考: 此义项基于对“困”(《说文解字》:“故庐也。从木在囗中。”引申为围困、束缚)和“索”(《说文解字》:“艸有茎叶,可作绳索。”)本义及引申义的分析,在《王力古汉语字典》等工具书中可找到相关义项支撑。在明清小说中或有类似用法体现人物受缚状态。
“困索”一词的核心意义在于描绘一种极端的困境状态。它最常用且概括的含义是“困顿匮乏到了极点,一无所有,走投无路”,强调境遇的极端艰难和绝望。在特定语境下,也可指“被绳索束缚困住”的具体物理状态。由于该词在现代汉语中极为罕见,理解时需紧密结合上下文。
网络扩展解释
“困索”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需结合权威资料综合解释:
一、基本含义
-
匮乏萧条(主要义项)
指经济或社会状况的困顿、衰败。例如明代陈子龙在《谏设厂卫公疏》中提到,因政策导致“富商大贾踌躇不前,都市萧条”,最终“自贻困索”。这一解释在汉典、沪江词典等高权威性来源中被明确引用。
-
困扰与束缚(引申义)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被困扰、限制而无法自由行动”,但此义项未见于古籍文献,可能是现代引申用法。
二、使用场景
- 古籍语境:多用于描述经济凋敝或社会困境,如“都市困索”。
- 现代用法:可引申为个人或事物受困于资源匮乏或发展受限的状态。
三、补充说明
- 词源争议:部分低权威性网页(如、4)将“困”与“索”拆解为“陷入困境”和“索取”,但此说法缺乏文献支持,建议以古籍引证为准。
- 近义词:困顿、萧条、窘迫;反义词:繁荣、富足。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明代奏疏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暧曃唉声叹气白管背戾俵子别无长物补习学校称论趁路创见麤壮反蛙泳蜂溃粉团儿付之度外丐贷钢渣感同身受高跷狗眼看人低管饱锅伙古艳还音红夷炮击鼓传花炯炯厥阴酷暑量才器使躐席梨花大鼓丽刑纳牖迁延挈携亲服青稞酒骑竹马埽緷神贵蜃器失马塞翁逝踵束甲索引停着铜符投迹頽坼王役晚笋峞巍吾侪武进士武陵客无染相用小儿消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