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粉团儿的意思、粉团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粉团儿的解释

(1).女子。多指妓女。 元 张可久 《小桃红·湖上和刘时中》曲:“三絃玉指,双钩草字,题赠粉团儿。” 元 张可久 《红绣鞋·湖上》曲:“控青丝玉面马,歌《金缕》粉团儿,信人生行乐耳。”

(2).指白桃花。 元 周文质 《小桃红·咏桃》曲:“任君各自簪红紫,诸公肯许,老夫头上,插朵粉团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粉团儿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词,其核心语义围绕"粉质"与"团状物"展开。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粉团"可指代两类具体事物:其一为植物学范畴的绣球花属灌木,学名Hydrangea macrophylla,因花序呈球状且古代常以米粉制成类似花型而得名;其二指糯米粉制成的球形糕点,常见于江南地区节庆食品。

在中国传统民俗中,"粉团儿"被赋予特殊文化意涵。清代《燕京岁时记》记载,北京地区端午节的"粉团"实为艾草糍粑,象征驱邪避毒。而据《中国植物志》考据,植物学意义的粉团花最早见于唐代《本草拾遗》,其干燥花序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对应现代中药典中"八仙花"条目。

方言研究显示,京津冀部分地区将"粉团儿"特指代婴幼儿面部的红润肌肤,该用法可追溯至民国时期《北平风俗类征》的俚语记载。现代语言实践中,该词偶见于文学创作中的隐喻修辞,如当代作家王安忆作品中曾以"粉团儿"比喻初生婴儿的娇嫩形态。

网络扩展解释

“粉团儿”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其解释需结合古代文学语境及民俗文化。主要包含以下两种释义:

一、指代特定女性群体

  1. 多指妓女
    该用法常见于元代散曲,如张可久《红绣鞋·湖上》中“歌《金缕》粉团儿”,通过“粉团儿”暗喻歌妓或风尘女子,带有文学化表达色彩。

  2. 泛指年轻女子
    部分语境中亦可泛指年轻貌美的女子,如周文质《小桃红·咏桃》提及“插朵粉团儿”,以白桃花比拟女子妆容。

二、植物相关释义

特指白桃花
元代文学作品中常以“粉团儿”形容白色桃花,取其花色如粉团般柔美之意。例如周文质在同一曲中,将白桃花与红紫花色对比,突出其素雅特质。

其他补充说明

建议结合具体文献语境判断词义,若需深入考证,可查阅《全元散曲》或古代民俗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隘险班长北山摩崖造像悲酸裨师鷩鴺碧油油拨落迟脉怼恨福廕刚叉关圣帝君毫楮恨铁不成钢圜围华容呼服诫喻鸡鹿塞进册儆惕肌石开花结果快递留盼龙台马褥子蒙头转向名刹鸣謼螟蛉秘思盘阿盘洿乔迁怯怜口挈携祈年宫琼荂露三点水尚飨时髦嗜杀成性双百方针水中丞吮舐私卒君子素蛇讨杀特有属性铁了事通背拳铜斗拓迹箨龙帷箔闻宠若惊箫韶九成小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