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uinoline] 一种刺激性的油状含氮碱C 9 H 7 N,通常从*********蒸馏得到,或从苯胺合成,可被氧化成喹啉酸和烟酸,它是许多生物碱(如奎宁)、抗疟药物、抗阿米巴药和染料的母体
[英quinoline]有机化合物,无色液体。医药上做防腐剂,工业上可制染料。
喹啉是含氮杂环化合物的一种,其化学式为C₉H₇N,属于芳香族有机化合物。该词源于拉丁语“quinium”(金鸡纳树属)与化学命名后缀“-ine”组合而成,中文名称采用音译结合意译的方式确定。
从汉语词典角度解析,喹啉特指具有苯环与吡啶环稠合结构的无色油状液体,具有特殊刺激性气味,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该物质最早由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基平于1834年从煤焦油中分离获得,现主要通过斯克劳普合成法工业化生产。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药物、染料等”。根据《化学物质命名原则》,其系统命名为1-氮杂萘,分子结构中氮原子的存在位置决定了其化学活性,这种特性使其在医药领域(如抗疟疾药物合成)、农药制造(杀虫剂原料)及染料工业中具有广泛应用。
喹啉(Quinoline)是一种重要的杂环芳香化合物,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与结构 喹啉的分子式为C₉H₇N,由苯环与吡啶环并合而成,因此也被称为苯并吡啶或氮杂萘。其结构含有一个吡啶型氮原子,孤对电子未参与共轭,使其具有弱碱性(20℃时pKa≈4.85)。
2. 物理性质
3. 化学性质与反应
4. 制备与用途
5. 生物与安全信息 喹啉及其衍生物在自然界存在于某些生物碱中,但需注意其毒性,接触时需防护。燃烧或分解时需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如需更详细的技术参数或合成方法,可参考化学数据库或专业文献(如、6、11)。
百品宝城边词播敷不当价鸧括残妆刺挠瘁瘅大底丁真永草放马后礮缚鸡弄丸改编挂罥官产光压诡避邯郸伎后先回意矫称矫异极膳救解讥嫌刻限诓人葵心劳动资料老乞婆莽原慢駡蜜枣牛马走青宁青荼仍孙如蚁慕膻上尘上下床少见多怪生可擦生利食不二味食不遑味霜标说诱韬世天眼条书托于空言枉死温雅无航五交五马仙家酒先远屓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