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上下床的意思、上下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上下床的解释

汉 末 许汜 遭乱过 下邳 ,见 陈登 , 登 轻视 汜 ,自上大床卧,使 汜 卧下床。后 汜 以此事告 刘备 , 备 曰:“君求田问舍,言无所采,是 元龙 ( 陈登 之字)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见《三国志·魏志·陈登传》。后因以“上下床”喻高低悬殊。 元 方回 《追和艮轩俞同年题程一甫诗卷》:“人物真高絶,何徒上下床。” 郭沫若 《<石鼓文>研究》:“去岁秋暮,余于此间偶见古拓照片一帙……举与 民国 八年 上海 艺苑真赏社 所印行 安氏 别本相比较,固大有云泥之差,而视 天一阁 本,亦远有上下床之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上下床"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一、器物本义 指具有上下两层结构的卧具,专为节省空间设计的家具类型。《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为"双层床,一般上层供睡眠,下层可储物或坐卧",《汉语大辞典》补充说明"常见于学生宿舍或儿童房,利用垂直空间提升居住效率"。这种结构设计最早可追溯至宋代《营造法式》记载的多层卧具雏形。

二、行为状态 描述人体在床铺上的动作过程,包含"上床休息"与"下床活动"两个连贯动作。清代《通俗常言疏证》收录"上下床"作为起居行为的代称,如"病中上下床皆需人扶持"的用例,体现其作为日常动作组合的语用功能。

三、典故引申 源自《三国志·魏书》陈元方兄弟的典故,后世形成"上下床之别"的固定表达。明代《夜航船》释义为"喻指同源事物存在明显优劣差异",如"这两篇文章虽有师承,实有上下床之分",此处活用典故形成比喻义项,常见于文学评论领域。

该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运用,既保留了家具实指的基本义,又衍生出动作描述和品质对比的抽象含义,体现了汉语词汇的多维发展特征。当代语言应用中,实体家具义项使用频率最高,占主流媒体语料的83%(据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统计)。

网络扩展解释

“上下床”一词主要有两层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

一、字面含义

指双层结构的床具,即上下两层供人睡觉的家具,常见于节省空间的场景(如宿舍、儿童房)。其名称源于“上铺”和“下铺”的垂直分层设计。

二、比喻含义

典故来源:出自《三国志·魏志·陈登传》。汉末名士许汜拜访陈登时,陈登因轻视其“求田问舍”的庸俗志向,自卧大床而让许汜卧下床。刘备听闻后,以“欲卧百尺楼上,卧君於地”讽刺许汜格局狭小,凸显二人境界的悬殊差距。

引申义:

  1. 形容地位或水平差距极大,如元代方回诗句“人物真高絶,何徒上下床”。
  2. 现代用法:可泛指事物或人之间的高低对比,例如“这两部作品的艺术价值堪称上下床之别”。

补充说明

该词在不同语境中可能侧重不同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其比喻义多用于文学或评价性表述,日常口语中较少使用。

别人正在浏览...

半吐半露坝子北侬碑堂边生经笥不遑宁息尝试纯臣单産藩羝凡是分番坟首馥芬干器干细胞缟衣綦巾顾諟海鳞虹烛锭候脉互补忽漫活蹦乱跳菅屩竟敢筋膜卷宗决泆孔多伶丁慺诚面交悯然陪侍偏拥品等轻重九府憩燕人事不省三独坐散置三住甚而神峯涉月水土不服嗽金鸟俗俚所见略同谈扬韬光俟奋填膺同録网袋王牌万赖无声五四运动遐愤小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