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夔府的意思、夔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夔府的解释

唐 置 夔州 ,州治在 奉节 ,为府署所在,故称。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二:“ 夔府 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明 何景明 《渡泸赋》:“襟 夔府 而控 荆门 ,峙 巫峡 而流 瞿塘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夔府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称,特指唐代设立的夔州都督府。其核心含义包含三方面:

一、地理范畴

夔府辖区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一带,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唐贞观十四年(640年)设都督府,统辖夔、忠、万、涪等七州,控制长江三峡咽喉要道。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其治所在奉节白帝城,既是军事要塞,又是巴楚文化交融地。

二、行政沿革

作为唐代山南道重要军政机构,夔府历经建制调整: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改属山南东道,天宝元年(742年)更名云安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夔州。这种建制变迁反映了中央对西南边疆管控的强化,详载于《新唐书·方镇表》。

三、文学意象

杜甫《秋兴八首》开创"夔府孤城"的诗歌意象,宋代陆游《入蜀记》记载:"夔府地形天下险",使该地名衍生出孤峻苍凉的审美意蕴。中华书局《杜诗详注》指出,唐代共有27位诗人创作过83首与夔府相关诗作。

主要参考资料:

  1. 刘昫《旧唐书·地理志》
  2. 欧阳修《新唐书·方镇表》
  3.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4. 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版
  5. 陆游《入蜀记》四部丛刊本

网络扩展解释

“夔府”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行政地名,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定义

“夔府”是唐代设置的夔州府署所在地,治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其名称源于古夔州,因府署设于此,故称“夔府”。例如杜甫《秋兴》诗云:“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即指此地。

二、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三、文化意义

  1. 历史事件:夔府与三国文化密切相关,刘备曾在此建永安宫并托孤于诸葛亮。
  2. 文学关联:杜甫曾客居夔府近两年,创作了《秋兴八首》等400余首诗作,达到其诗歌艺术高峰。

四、引申含义

部分资料提到“夔府”被引申为“人才辈出之地”,可能与当地历史文教兴盛有关,但此用法多见于非权威来源,需结合语境谨慎使用。

五、现代对应

今重庆市奉节县仍保留夔州古城遗址,并有“诗城”之称,以纪念杜甫等文人留下的文化遗产。

“夔府”既是唐代至明清的行政地名,也是承载三国文化、诗词文化的重要历史符号。

别人正在浏览...

白鲞包罗奔骛差等蟾妃阊阍缠夹喘月吴牛丛云粗野达麽丹客道经打张靛蓝端此蕃学風裘符镇浮踪觥饭不及壶飧工具箱光程故境汉皋解珮花木戒鼓楫橹纠葛极武箕箒之使跼脊口觜六鶂骆驼杖卖官民语魔星批命铺买襁负畦苑鹊鑪若或乳妪三五之隆晒图社稷之臣神短气浮盛年神谟远算税厘思言随斜探骑调羹鼎通借退锋郎宛暍祥河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