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口号的意思、口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口号的解释

(1) [ode;chant]

(2) 古诗标题用语。表示随口吟成,和“口占”相似。如:《风雨口号》、《口号吴王美人半醉》等

(3) 颂诗的一种。多指献给皇帝的颂诗

献口号

(4) [doggerel;jingle;adage]∶指打油诗、顺口溜或俗谚之类

不是有口号吗:“不吃三年苦,难得万年福”

(5) [password]∶口令,口头暗号

军中有夜间口号

(6) [slogan; watchword]∶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

成天喊口号

详细解释

(1).古诗标题用语。表示随口吟成,和“口占”相似。始见于 南朝 梁简文帝 《仰和卫尉新渝侯巡城口号》诗。后为诗人袭用。如 唐 张说 有《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二首, 李白 有《口号吴王美人半醉》, 清 秋瑾 亦有《风雨口号》《春暮口号》等。亦指口号诗。 唐 王维 《凝碧池》诗题:“私成口号,诵示 裴迪 。”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 文忠公 亲作口号,有‘金*********三学士,清风明月两閒人’之句,天下传之。”

(2).颂诗的一种。多指献给皇帝的颂诗。《宋史·乐志十七》:“每春秋圣节三大宴:其第一、皇帝升坐,宰相进酒……第六、乐工致辞,继以诗一章,谓之‘口号’,皆述德美及中外蹈咏之情。” 宋 苏轼 有《集英殿春宴教坊词致语口号》《王氏生日致语口号》等。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元旦朝会》:“京师市井儿遮路争献口号,观者如堵。”

(3).指打油诗、顺口溜或俗谚之类。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三折:“我与师父做了几句口号……‘这个先生实不中,九经三史几曾通?自从到你书房内,字又不写书懒攻。’”《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於时有六句口号:‘仙翁知微,判成定数。虎是神差,佳期不挫。如此媒人,东道难做。’”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笑柄·王老虎》:“ 太仓 知州有 王某 者,素性严厉,人称为‘老虎’……其时有口号曰:‘三击升堂鼓,跳出 王老虎 。不是一夹棍,定责三十五。’” 韦君宜 《忆西榆林》:“不是有口号吗:‘不吃三年苦,难得万年福。’”

(4).口令,口头暗号。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一折:“俺去稍房里説话,小妳妳,休大惊小怪的,我有个口号儿:赤!赤!赤……这个好似俺 梁山 上 宋江 哥哥的暗号。”《三国演义》第七二回:“ 夏侯惇 入帐,禀请夜间口号。”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四章:“因军中请示夜间口号,一个女兵进帐来把 高夫人 叫醒。”

(5).带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常供口头呼喊。 朱自清 《执政府大6*6*杀记》:“木棍约三尺长,一端削尖了,上贴书有口号的纸,做成旗帜的样子。”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二:“在马路那边,蓦的噼噼啪啪响起巨大的爆竹声,只听见各种的口号便如雷的响应着。” 知侠 《铁道游击队》第九章:“最后让我们高呼几个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八路军万岁!’”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口号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口号是汉语中具有特定社会功能的语言形式,指为达到宣传、动员或标识目的而设计的简短有力、易于传播的语句。根据汉语词典及语言学研究成果,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定义与核心特征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口号指“供口头呼喊的、带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强调其凝练性、节奏感和感染力。例如“振兴中华”既体现目标性,又符合汉语双音节词组的韵律特征。

  2. 结构与形式特点

    从《汉语词汇学》视角分析,口号多采用四字格、对仗或排比结构,如“节能减排,人人有责”包含递进式动词短语,符合汉语“起承转合”的表达传统。语音层面常押韵或平仄交替,增强记忆度。

  3. 社会功能分类

    据《宣传语言学》研究,口号可分为三大类:

    • 政治口号(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体现意识形态导向;
    • 商业口号(如“科技以人为本”)传递品牌价值;
    • 公益口号(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引导社会共识。
  4. 语用学视角

    《修辞学发凡》指出,口号通过“呼告”“反复”等修辞手法构建集体认同,如抗疫口号“武汉加油”运用地域指称激活情感共鸣,符合汉语社群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倾向。

  5. 历史演变

    《汉语大词典》溯源显示,“口号”一词初见于《宋书·谢晦传》,原指军中口令,明代发展为带有政治色彩的韵语,现代则扩展至社会各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口号”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有以下含义和用法:

一、现代常用含义

  1. 纲领性简短句子
    指供口头呼喊的、具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洁语句,常用于宣传、动员或表达特定目标。例如“学雷锋不是喊口号,要从实际行动入手”。这类口号广泛应用于政治、商业、社会运动等领域,如标语、广告语等。

  2. 历史发展
    起源于古代战争中的简短指令(如“必胜”),后演变为鼓舞士气的工具,逐渐扩展到政治、商业场景。


二、古代文学含义

  1. 古诗标题用语
    表示随口吟成的诗作,与“口占”类似,例如唐代李白的《口号吴王美人半醉》。

  2. 颂诗类别
    特指献给帝王的颂诗,如“献口号”。

  3. 俗谚与打油诗
    在元明时期也指顺口溜或俗谚,如《初刻拍案惊奇》中提到的“六句口号”。


三、其他用法

现代“口号”的核心特点是简短、易传播、富有感染力,用于凝聚共识或引导行动。如需更多古代用例或详细文学分析,可参考《全唐诗》或《现代汉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阿拉安宁温泉辨给璧池鳖盖子部封惨绝人寰参宿差银赐顾大还典爨點僉饭前附化弗豫甘心首疾隔母棺罩贵里诡趣鸿断遑遽回眸一笑火珠首家钵谏劝斤斗云久格居简考系客丁跨屋苦窳连状緑女红男麻列盲目乐观猛峻门军蹒躃乾枯奇律嬛好七十二让道日冠生巧沈犹使主水槛台历滔土天命有归同盟军尪悴霞车下断语显昭西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