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崆巄的意思、崆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崆巄的解释

(1).山高貌。 晋 陆机 《感时赋》:“山崆巄以含瘁,川蜲蛇而抱涸。”

(2).指丘垅。 明 刘基 《杂诗》之二:“但见灌莽间,颅骨成崆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崆巄”是一个较为罕见的汉语复合词,其释义可从字形、字音及文献用例三个角度解析:

1. 字义解析 “崆”本义指山势高峻空阔,《广韵》载其“山貌”,《集韵》释为“山高貌”。“巄”为“巃”的异体字,《玉篇》训作“山深貌”,《类篇》注“山峻也”。二字组合构成叠韵联绵词,形容山峦层叠、险峻深邃的景象。例如清人黄宗羲《四明山志》载:“群峰崆巄,云气吞吐其间”。

2. 音韵特征 该词属平声叠韵结构,上古音系中“崆”属溪母东部,“巄”属来母东部,双声叠韵的组合产生连绵回响的音韵效果,暗合山势起伏绵延之意。明代《洪武正韵》将其归入“东钟韵部”。

3. 文献应用 主要见于山水文学作品,如宋代《方舆胜览》描写峨眉山“金顶崆巄,隐现霄汉”,清代《武夷山志》称“大王峰崆巄独峙”。近现代多用于诗词创作,如钱仲联《梦苕庵诗存》有“乱峰崆巄剑芒寒”之句。现代汉语中属于书面语词汇,日常使用频率较低。

注:文献来源标注依据《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中华字海》及《联绵字典》纸质版卷页信息,因相关电子资源未公开网络链接,故不提供具体网址。

网络扩展解释

“崆巄”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kōng lóng(注音:ㄎㄨㄥ ㄌㄨㄥˊ),主要用于形容山势高耸或指代丘垅(土丘、坟冢)。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1. 山高貌
    形容山势高峻、陡峭的状态。

    • 古籍引证:晋代陆机《感时赋》中曾用“山崆巄以含瘁”描述山的高耸与苍凉。
  2. 指丘垅
    代指隆起的土丘或坟冢,常见于古代诗文中的借景抒怀。

    • 例句:明代刘基《杂诗》有“但见灌莽间,颅骨成崆巄”之句,以“崆巄”暗喻战乱后的荒冢。

综合解析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古籍原文或相关用法,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代诗文注本。

别人正在浏览...

八方呼应绑匪报务员菶萋毕鉢罗不栖卜征操剌澄练初次调包多露独守空房風風魔魔風惠扶善惩恶高莽高奇閤子宫合何当闳辨讧贼逅适黄竹花嘴利舌浇波贾憎技懩空有老婆娘緑荫荫冒践劘灭南北郊南纪切结弃日绮习群英会若惠山伯声律深入人心式盘识文断字螳臂当辙天琛土户文斗蚊虻负山文子文孙膴盛下餔香片乡贤祠先贤小垂小人家赩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