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孔鼎的意思、孔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孔鼎的解释

正考父 庙之鼎。 正考父 系 孔子 先祖。《左传·昭公七年》:“及 正考父 佐 戴 、 武 、 宣 ,三命兹益共,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於是,鬻於是,以餬余口。’其共也如是。” 杜预 注:“ 考父 庙之鼎。” 唐 李商隐 《韩碑》诗:“ 汤 盘 孔 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 宋 欧阳修 《集古录目序》:“ 汤 盘, 孔 鼎, 岐阳 之鼓, 岱山 、 邹邑 、 会稽 之刻石……皆三代以来至宝,怪奇伟丽、工妙可喜之物。”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孔鼎”在汉语词典中通常指孔子后裔在宋国太庙所铸的青铜鼎,是商周时期重要的礼器遗存,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具体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词义解析

  1. 本义

    指西周晚期宋国公室为祭祀先祖孔子(商汤后裔微子启之弟微仲衍,孔子为其后裔)铸造的青铜鼎。该鼎原存于宋国太庙,铭文记载了商周更迭及宋国宗室世系,是考证孔子先祖世系的关键实物。

  2. 引申义

    后泛指与孔子家族相关的青铜礼器,或象征儒家礼乐文化的载体。如清代学者常以“孔鼎”代指儒家经典传承的象征物。


二、文化价值


三、文献记载

  1. 《左传·昭公七年》

    提及宋国太庙“孔氏之鼎”,佐证其为宋国公室宗器。

  2. 《孔子家语·本姓解》

    记载孔子先祖“弗父何让国于弟,嗣宋为卿”,与鼎铭世系相合。

  3. 宋代金石著作

    如《金石录》载有摹本,但原器已佚,现存拓片藏于上海博物馆。


四、现代研究

当代考古学界通过比对殷墟遗址出土的商周青铜器纹饰(如兽面纹、夔龙纹)及铭文书体,确认“孔鼎”属西周晚期典型器,反映商周文化融合特征。其复制品现陈列于曲阜孔子博物院,作为儒家礼乐文明的物质见证。


参考资料

  1. 《殷周金文集成释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98年。
  2. 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中华书局影印本。
  3. 上海博物馆官网:青铜器馆藏专题(https://www.shanghaimuseum.net
  4. 《孔子家语通解》,杨朝明注译,齐鲁书社,2013年。

网络扩展解释

“孔鼎”是古代器物名称,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释义
孔鼎指正考父庙中的鼎。正考父是孔子的先祖,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曾辅佐戴公、武公、宣公三代君主。鼎上铭文记载了正考父谦恭处世的态度,成为后世儒家推崇的典范。

2. 历史背景与文献记载

3. 文化意义
孔鼎铭文通过描述正考父躬身行事的姿态(低头、弯腰、贴墙行走),强调谦逊克己的品德,成为儒家修身思想的象征。其文字虽存于古籍,但鼎器本身可能早佚,仅存文献记录。

4. 延伸补充
“鼎”在古代既是礼器,也是权力与铭刻功德的载体。孔鼎的特殊性在于它将家族德行镌刻于器物,兼具历史与道德传承功能。

如需进一步了解铭文细节或相关典籍,可参考《左传》原文及杜预注疏。

别人正在浏览...

布头牋大不了道头会尾二不楞耳提面命凡旧负罚阜货干管宫花管城君冠巾辜恩负义股骨桂户闺教锅脐灰国中含养诃砭荒亲胡然监利酵粥娇纵截道解铃还须系铃人畿寰今是昔非絶后光前慨慕劳考两袒路标没身拿摩温男饰瓯穴丕丕凄寥契母钦蹈青路戚裔羣饮曲止柔乡若存若亡三斗葱少妃绳桥诵讽殄废屯据驮轿蚊蚋县符祥云瑞气协私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