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亢木的意思、亢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亢木的解释

传说中的一种树。《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三十里,曰 浮戏 之山,有木焉,叶状如樗而赤实,名曰亢木,食之不蛊。”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亢木"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通常没有独立收录。根据古籍记载和文字学考据,其含义主要有以下解释:

  1. 本义与植物相关(古义):

    • "亢"在《说文解字》中解为"人颈也",本义指人的咽喉、颈部,引申为高、极、抵御等义。
    • "木"即树木、木材。
    • 结合来看,"亢木"在古代文献中(如某些地方志或笔记)偶有出现,指一种高大的树木。具体树种因记载模糊难以确指,可能指树干高大挺拔的乔木。例如《康熙字典》在"亢"字条目下引《集韵》等,有将"亢"作为"枋"(一种树名)的异体或通假字的说法,间接关联到树木。
  2. 作为"枋"的异体或通假(文字学角度):

    • 在《康熙字典》"亢"字条目下,引《集韵》:"居郎切,音冈。与'冈'同。又《集韵》《韵会》下浪切,音沆。星名。又《集韵》《韵会》《正韵》口浪切,音抗。亢,亦星名。又《集韵》:'丘冈切,音矼。' 同''。'枋'也。" (来源:《康熙字典》)
    • 这里明确指出"亢"有与"枋"同义的情况。"枋"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木可作车",指一种木质坚硬、适合做车辕的树木(通常认为是檀木或类似硬木)。因此,"亢木"在此意义上等同于"枋木",指一种坚硬的、适合做车辕的木材。
  3. 引申或特定语境下的理解(较少见):

    • 在极少数文献或地方性用法中,"亢木"可能被理解为高耸的树木或生长在干旱高亢之地的树木,这主要是从"亢"字"高"、"旱"的引申义推测而来,缺乏普遍词典依据。

"亢木"并非现代汉语常用词。其核心含义源于古籍记载和文字通假: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亢木”是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一种传说中的树木,其解释主要源自《山海经》。以下是详细解析:

  1. 基本含义
    亢木特指一种神话中的树木,名称最早见于《山海经·中山经》。其字面由“亢”(本义为高、极)和“木”(树木)组成,但作为专有名词不拆分解释。

  2. 文献出处与特性
    根据《山海经·中山经》记载,亢木生长于“浮戏之山”,其形态特征为叶子类似樗树(臭椿),结红色果实。食用这种果实可抵御“蛊毒”(古代指寄生虫或邪气引发的疾病)。

  3. 现代考释
    由于缺乏实物佐证,学界普遍认为亢木属于神话植物范畴。有学者推测其原型可能是某种具有药用价值的乔木,如枸杞类植物(因红果特征),但尚无定论。

注:关于“亢”的单独释义(如星宿名、高傲等)及“木”的其他含义(如木材、质朴等)与此专有名词无直接关联,此处不作展开。

别人正在浏览...

板画般演表发鼻端餔食察今知古愁愤穿孔椽烛黜昏代价啗説董司遁世离羣费城凤舸高溪嘎然孤直孩儿菊花花世界桓伊筝魂骸护凭笳寒交瘁家姊解词解禁鲸猾祭司踡局苛慝口论刳胎焚夭倈人临敌易将锚地民讼幕府讷涩懦脆起死回生瞿唐认拘茹荤瑞露山民纔则式望顺风旗疏烟四溅酥蜜通咎吐放推梨让枣午觉胁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