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董司的意思、董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董司的解释

(1).监督掌管。《晋书·谢玄传》:“復命臣荷戈前驱,董司戎首。” 唐 杨炯 《李怀州墓志铭》:“董司戎政,以戒不虞。”

(2).指掌管军政之人。 晋 陶潜 《杂诗》之十:“泛舟拟董司,寒气激我怀。”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董司”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dǒng sī,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释:

  1. 监督掌管
    指对事务的监督和管理职能。例如《晋书·谢玄传》提到“復命臣荷戈前驱,董司戎首”,唐代杨炯的《李怀州墓志铭》中也有“董司戎政,以戒不虞”的用法。

  2. 掌管军政之人
    引申为负责军政事务的职位或人员。如陶渊明《杂诗》之十中“泛舟拟董司,寒气激我怀”即用此意。

综合释义
该词由“董”(监督)和“司”(掌管)组合而成,结构上“董”为上下结构,“司”为半包围结构。其用法多见于古代文献,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晋书》《李怀州墓志铭》等古籍原文,或查阅权威汉语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董司(dǒng sī)一词,在古代汉语中用作官职名称,指的是司掌一方治理与管理的官员。董司的部首是“一”字部,拆分的笔画是7画。这个词源于古代社会中的官制,根据历史记载,董司是殷商时期的官职,后来也在其他朝代中出现过。 董司在繁体字中通常保持不变,仍然写作“董司”。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董司的字形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保留了“董”和“司”两个字的形状。 以下是董司的两个例句: 1. 周朝时,董司负责监督地方治理。 2. 这位大臣因其聪明才智,被任命为一方的董司。 关于组词,董司可以与其他汉字组合形成新的词语,比如“董司官”(指担任董司职位的官员)或是“董司制度”(指管理地方事务的制度)等。 在近义词方面,董司可以与类似的官职名称相对比,比如“都督”、“监司”等。而在反义词方面,董司没有一个明确的反义词,因为它是一个特定的官职名称,很难找到一个完全相反的词汇来对应。

别人正在浏览...

白茆不即才貌双全称是吹口哨慈明蹬躂店伙貂丁迭嶂诋抑二腊费城飞来飞去丰妍副产品复活傅鹰宫车出广张锢溺裹饭鼓子花壕壍皇差滑塔塔疆城江山如画襟剑筋痿空空儿口题旷居揆抚牢车冷合合楞伽瓶两雄令人捧腹灵肉六王卢橘硉矹鲁鱼亥豕庙战朴懦諐鄙起馆轻伪轻冶阙然入塞扫雷舰声应气求神谟庙算沈然水晶塔私论炭室我行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