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推梨让枣的意思、推梨让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推梨让枣的解释

汉 末 孔融 兄弟七人, 融 居第六,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 融 取小者,大人问其故,答道:“我小儿,法当取小者。”见《后汉书·孔融传》 李贤 注。又 南朝 梁 王泰 幼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群儿皆竞取, 泰 独不取。问之,答道:“不取,自当得赐。”见《梁书·王泰传》。后因以“推梨让枣”谓兄弟友爱。《资治通鉴·唐高宗上元元年》:“二王春秋尚少,志趣未定,当推梨让枣,相亲如一。”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推梨让枣”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成语,主要用来形容兄弟之间的友爱与谦让美德。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典故来源

  1. 孔融让梨(推梨)
    东汉孔融四岁时,与兄长分梨,他主动选择最小的。家人问原因,他回答:“我年纪小,理应拿小的。”(出自《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

  2. 王泰让枣(让枣)
    南朝王泰幼时,祖母将枣栗散于床,其他孩童争抢,唯独他不争不抢,认为“不争抢自然会得到赏赐”(出自《梁书·王泰传》)。唐代史学家将两事合称,形成成语。


用法与示例


文化意义

这一成语体现了儒家“悌道”思想,强调家庭伦理中的长幼有序与谦让精神。司马光在《家范》中将其列为“世家子弟立身之本”,成为传统家训的典范。


补充说明

部分解释(如)扩展了其含义,认为可泛指“让利于人”,但核心仍以兄弟友爱为主。使用时需结合具体语境。

网络扩展解释二

《推梨让枣》的意思

《推梨让枣》是一个四字成语,意思是指拆解梨子,取出梨核,然后再嵌入枣子。在引申义上,它形容融合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使得二者相得益彰。

拆分部首和笔画

《推梨让枣》的拆分部首分别是“木”和“果”,它们共同构成了这个成语的意思。其中,“木”表示梨子和枣子的来源,而“果”表示水果。

《推梨让枣》一共有11个笔画,其中横、竖和撇等基本笔画都有涉及。

来源和繁体

《推梨让枣》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一种吃水果的方式,古人习惯将梨核挖空,再想对圆形的枣子填入,以弥补梨子内部空洞的缺陷。这种吃梨的方式逐渐引申出“推梨让枣”这个成语。

在繁体字中,“推梨讓棗”保留了原有的意思和形态,只是字形有所改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会有所不同。《推梨让枣》的古代写法是“推梨讓棗”,其中“讓”和“棗”的字形稍有差异,给人一种古老的感觉。

例句

这个成语可以用在很多场合中,下面是一些例句:

1. 他成功地将两种看似不搭调的音乐风格推梨让枣,创作了一首独特的曲子。

2. 张家梨园的演员推梨让枣地结合了京剧和戏曲,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表演风格。

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由于《推梨让枣》是一个成语,一般情况下不常与其他词语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词组。

近义词有“合二为一”、“融汇贯通”等,都表示将两个不同的事物结合在一起,发挥彼此的优势。

反义词没有一个精确的对立词,因为反义词的选择会依据具体的语境来确定。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