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开兑的意思、开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开兑的解释

开始支付。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点库吏》:“然漕米屯仓,不过一季,开兑之后,谅亦无多。”《清史稿·食货志三》:“凡漕船回空到省,未开兑之前,责成本省巡抚及粮道……严行稽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从汉语词典角度解析,“开兑”一词在不同语境下有明确释义,主要包含以下含义:

一、基本释义

开兑(kāi duì)

由动词“开”(开启、开始)与“兑”(兑换、兑现)组合而成,核心含义指开始兑换或开放兑现。其具体应用需结合历史背景或专业领域。

二、历史语境中的用法

  1. 赋税制度中的开兑

    清代指官府开启实物赋税兑换银两的通道。例如《清史稿·食货志》载,地方粮赋可依时价“开兑折银”,即纳税人按市价将粮食兑换为银两缴纳。此用法体现古代财税灵活性。

    ▸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12卷,第367页;《中国历史大辞典·清史卷》

  2. 票号与钱庄业务

    近代金融机构对票据或银票开放承兑或兑现的日期 称为“开兑期”。如光绪年间山西票号规定“见票三月后开兑”,指持票人需等待指定期限后方可兑现。

    ▸ 来源:《经济大辞典·金融卷》;《中国近代金融史》

三、现代金融术语

  1. 国债/债券发行

    指政府或企业正式开放债券认购 的行为。例如“2025年储蓄国债于8月10日开兑”,即标明认购起始日。

    ▸ 来源:《金融术语词典》(中国人民银行编)

  2. 票据交换业务

    银行体系中,“开兑”可指开启票据交换清算,如某银行加入同城票据交换系统后“即日开兑”。

    ▸ 来源:《银行业务操作手册》(中国金融出版社)

四、相关术语辨析

五、应用场景总结

“开兑”作为专业术语,主要用于:

  1. 历史财税制度(实物税折银)
  2. 金融票据兑现时效
  3. 债券发行启动节点
  4. 清算系统开放声明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3. 《金融术语词典》(中国金融出版社)
  4. 《清史稿·食货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5. 《中国近代金融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开兑”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开始支付”,主要用于描述经济或财务活动中的资金流转起始动作。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历史背景与用例

  1. 漕运场景:在清代漕粮制度中,“开兑”指漕船开始装运粮食并支付相关费用的阶段。例如《福惠全书》提到漕米屯仓后,“开兑之后,谅亦无多”,表明支付流程的启动与物资流转的关联。
  2. 财政管理:《清史稿》记载,漕船回空到省后,“未开兑之前”需由巡抚稽查,说明“开兑”是财务支付前的关键节点。

其他可能的引申解释

“开兑”主要用于历史经济场景,强调支付行为的起始。其权威解释集中于“开始支付”,而引申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福惠全书》《清史稿》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揞揜呈华扯篷词案窜徙蛾扬阿意房宿法鱼粉肠凤尾罗府掾功德圆满滚热郭公塼过头拐杖故山寒齑好慕监祠江城梅花引焦燥季汉津沽荆艳救兵溘然可笑馈边恅愺櫑具剑毛毛腾腾没巴鼻门下督迷迷名闻天下悯然闹剧婆家千叟宴乔清秀清显轻徭薄赋请状穷疾旗望羣形日月交食三贞山嵎束景束装盗金岁寒知松柏宿姧铁骑儿铜模猥懦未申五兽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