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千叟宴的意思、千叟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千叟宴的解释

清 帝 康熙 乾隆 等为笼络臣民而举行的大型酒宴。赴宴者均为老人,故称。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千叟宴》:“ 康熙 癸巳, 仁皇帝 六旬,开千叟宴於 乾清宫 ,预宴者凡一千九百餘人; 乾隆 乙巳, 纯皇帝 以五十年开千叟宴於 乾清宫 ,预宴者凡三千九百餘人,各赐鳩杖。丙辰春,圣寿躋登九旬,适逢内禪礼成,开千叟宴於 皇极殿 ,六十以上预宴者凡五千九百餘人,百岁老民至以十数计,皆赐酒联句。”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 康熙 开千叟宴数次,命群臣饮酒赋诗,均为笼络人起见。”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千叟宴是清朝康熙、乾隆时期举办的皇家敬老盛宴,具有鲜明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起源

千叟宴字面意为“千名老者的宴会”,特指清朝皇帝为65岁以上老人举办的宫廷大型宴席。其名称源于康熙帝在宴会上所作《千叟宴》诗。该宴会是清宫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皇家宴会,共举办过4次(康熙2次,乾隆2次)。

二、历史背景

  1. 康熙时期:

    • 首次举办于1713年康熙60岁寿辰(万寿节),邀请千余名老人至畅春园赴宴。
    • 1722年第二次宴会在乾清宫举行,时年12岁的乾隆(弘历)作为皇孙参与,为其后来效仿祖父埋下伏笔。
  2. 乾隆时期:

    • 1785年乾隆50年宴会规模达3000人,乾清宫设宴。
    • 1796年最后一次宴会在皇极殿举办,参与人数超3500人,含多名百岁老者。

三、特点与目的

四、争议与隐忧

部分史料记载,宴后出现老人接连去世的现象,可能原因包括:

  1. 长途跋涉:古代交通不便,高龄老人赴京易引发健康问题。
  2. 饮食差异:宫廷油腻饮食与老人日常习惯不符。
  3. 心理压力:面圣礼仪繁琐,导致身心疲惫。

五、文化寓意

成语“千叟宴”引申为长者齐聚的盛大场合,蕴含尊老孝亲的传统美德。其历史价值不仅在于宴席本身,更体现了古代“以孝治天下”的政治理念。

网络扩展解释二

《千叟宴》的意思

《千叟宴》这个词是指一场宴会或盛宴,宴请了千位年长的长者参加。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场面隆重,庆祝的活动规模大。

拆分部首和笔画

《千叟宴》这个词可以拆分为:千(部首:十,笔画:3)、叟(部首:口,笔画:5)、宴(部首:宀,笔画:8)。

来源

《千叟宴》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中,诗中写道:“共赏乎举杯,千叟宴长官。”这里的“千叟宴”意指举行盛大的宴会招待千位尊贵的长者。后来,这个词开始被广泛用来形容盛大的庆典或宴会。

繁体

《千叟宴》的繁体写法是《千壽宴》。在繁体字中,“壽”代表长寿,强调了参加宴会的长者的尊贵和年迈。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千叟宴》的古时候汉字写法为《千叟燕》。字形稍有差异,但含义相同。

例句

1. 今晚我们家要举行一场千叟宴,庆祝祖父的九十大寿。

2. 千叟宴上,长者们聚在一起,互相交流着他们的人生智慧。

组词

- 宴会

- 盛宴

- 宴请

- 隆重

近义词

- 盛筵

- 盛宴

- 盛会

- 大宴

- 盛况

反义词

- 朴素宴

- 简陋宴

- 小型聚餐

- 节俭饭

- 朴实筵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