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束装盗金的意思、束装盗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束装盗金的解释

《汉书·直不疑传》:“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 不疑 , 不疑 谢有之,买金偿。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慙,以此称为长者。”后因以“束装盗金”谓无端见疑。《艺文类聚》卷二三引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嫌或疑心,诚亦难分。动容窃斧,束装盗金,又何足论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束装盗金”是一个古代成语,其核心含义为“无端见疑”,即无缘无故被怀疑。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典故出处

源自《汉书·直不疑传》:
汉代官员直不疑的同僚误将他人的金子带走,失主怀疑是直不疑所偷。直不疑未辩解,主动买金赔偿。后真相大白,失主深感惭愧。此故事强调“无故受疑”的情境。


三、用法与引申

  1. 核心用法:形容因误会或缺乏证据而被怀疑,如“动容窃斧,束装盗金”(南朝·颜延之《庭诰》)。
  2. 部分争议解释:
    • 有观点认为指“以合法外表掩盖不法行为”(如、5),但此说法缺乏权威出处支持,可能是现代引申或误读。
    • 建议以《汉书》原典及权威词典(如汉典)的“无端见疑”为准。

四、应用示例


若需进一步了解典故细节,可参考《汉书》原文或权威成语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束装盗金

《束装盗金》是一个成语,中文拼音为shù zhuāng dào jīn。下面来详细了解该词的各个方面:

词义

“束装盗金”指的是虚有其表,表面光鲜却内里虚假或者毫无真实价值。形容装潢华丽的外表下,实际上只是一场空。通常用来描述表面浮华却毫无实质的事物,或是表面上有声有色却缺乏实质意义的行为。

拆分部首和笔画

《束装盗金》的部首拆分为:
束(手+木)- 手:表示动作的手部,木:表示与木材相关的事物
装(装束):指穿着衣服,打扮的样子
盗(皿+周)- 皿:表示与器皿相关的事物,周:表示外围

《束装盗金》共有17画,拆分各个字的笔画如下:
束(8画):丨(1画)+二(2画)+丨(1画)+丶(1画)+丶(1画)+丶(1画)+一(1画)
装(8画):衤(5画)+士(3画)
盗(9画):皿(4画)+周(5画)
金(8画):钅(5画)+十(2画)+ 丨(1画)

来源

《束装盗金》这个成语来源于明代作家杨摩诘的《竹窗风雨夜谈》,其中的一句话是:“虚文盖棺束装盗金。”后来,人们将这句话中的“盗金”作为成语,用来形容虚有其表的行为。

繁体

《束装盗金》的繁体字为“束裝盜金”。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束装盗金》的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
束 - 改古为縮写“⺈”之后写作“”
装 - 改古为縮写“衤”之后写作“”
盗 - 改古为縮写“皿”之后写作“”
金 - 改古为縮写“钅”之后写作“”

例句

他虽然穿着花哨的外衣,但实际上一无所有,完全是个“束装盗金”的人。

组词

束缚、穿戴、盗窃、金银、金光闪闪

近义词

华而不实、假装、伪善、表面文章、浮华

反义词

内在有实力、真实、诚实、实在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