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ull;be repulsively grey] 令人生厌的灰颜色
一看那灰不喇唧的饮料就恶心,别买了
“灰不喇唧”是一个口语化的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该词多用于日常对话,通过叠词“不喇唧”加强语气,生动表达对灰暗事物的嫌弃。使用时需注意口语化场景,避免正式文体。
《灰不喇唧》是一种形容词词语,用来形容某物或某人的状态或表现低迷、无精打采、无所适从或无动于衷。
《灰不喇唧》的部首是火(huǒ),总计8画。
《灰不喇唧》一词来源于方言,主要流行于中国的一些地区,如四川、重庆等。它是一种生动有趣的表达方式,用来形容懒散、无精打采的状态。
在繁体字中,《灰不喇唧》的写法为「灰不喇嘟」。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我们可以使用「灰懷國」来表达灰不喇唧的含义。其中,「灰」是指心情低落、无精打采,「懷」表示悲伤、忧愁,「國」则代表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1. 他最近状态真是灰不喇唧的,整天都没有精神。
2. 当我对他的建议置之不理时,他只是灰不喇唧地坐在那里。
3. 这个项目的进展一直很慢,大家都灰不喇唧的。
1. 灰暗:指颜色暗淡,无光彩。
2. 灰心:指失去信心,对事物失去热情。
3. 灰败:形容失去活力,不再有生气。
1. 精神萎靡:指精神疲惫、无精打采。
2. 无动于衷:表示对事物漠不关心、无所兴趣。
3. 无精打采:形容情绪低落、无精神。
1. 活力四溢:形容充满活力、精神饱满。
2. 精神抖擞:指精神振奋、活力充沛。
3. 兴高采烈:表示情绪高涨、非常开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