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具修的意思、具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具修的解释

(1).谓供置众物和打扫。《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则掌百官之誓戒与其具脩。” 郑玄 注:“具所当共,脩扫除粪洒。” 贾公彦 疏:“使百官供祭祀之具及脩之扫除也。”

(2).齐备,完备。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必待天爵具脩,人纪咸事,然后沿才授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具修”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其核心含义指齐备而完善地准备或办理。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和古籍用例的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具”指备办、准备、具有;“修”指整治、完善、使完备。二字连用,强调事物或礼仪的周全准备与整治,达到完备无缺的状态。例如《汉语大词典》释义为“备办;供置”。(参考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

  2. 古代用法与语境

    该词多见于古代文献,尤其描述礼仪、祭祀、宴飨等庄重场合的准备。如《礼记·祭统》中“宫室既修,墙屋既具”,虽未直接连用“具修”,但体现了“修”与“具”在描述完备性时的关联。直接用例可参考后世注疏或仿古文体,强调仪节、供品的周全安排。(参考来源:《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

  3. 现代理解与延伸

    在现代语境中,“具修”可引申为对事物进行系统、周详的筹备或修缮,带有郑重、考究的意味。例如描述一项重要活动“诸事具修”,即指所有环节均已妥善安排妥当。(参考来源: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修订版)

  4. 出处与经典考证

    虽非最早源出典籍的固定搭配,但“具修”作为复合词的形成,反映了古汉语中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发展的趋势。其语义融合了“具”的完备性与“修”的整治义,常见于汉魏以降的文献及注释语言中。(参考来源:向熹《简明汉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具修”强调周全完备的准备过程与结果,多用于正式、典雅的语境,体现古人对礼仪与事务的严谨态度。现代使用需注意其文言色彩,适用于特定书面表达或学术论述。

网络扩展解释

“具修”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需结合古代文献和现代用法综合理解。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供置物品与清洁
    源自《周礼·天官·大宰》中“祀五帝,则掌百官之誓戒与其具脩”,郑玄注解为“具所当共,脩扫除粪洒”,指祭祀前准备祭品并清扫场所的礼仪流程。这一含义强调仪式中的物资筹备与环境卫生。

  2. 齐备、完备
    如南朝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提到“天爵具脩”,意为品德与才能全面完善。现代用法中可引申为事物或条件的充分准备。

二、用法与例句

三、注意点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周礼》原文或汉代注疏类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安厘王蔽晦蚕姬柴毁谗狠辰纬穿度辍驾促节刀镊大廷广众等价连城凋谢诋异断事二十四气返驾蕃宣風操讽述共用电子对遘奸豪力纮紞化周溷听火砖见弃于人记辨继承权解放区罽毯闿疏窠名客睡刻线勒脖子路粮媒媪南薰泥文盘瓠磐郢瞧科窃眸祇林青龙偃月刀欺羽日旂乳节如梦初觉水米不沾牙似非而是松音俗思滩黄铁轴柝柝莴笋五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