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修的意思、具修的詳細解釋
具修的解釋
(1).謂供置衆物和打掃。《周禮·天官·大宰》:“祀五帝,則掌百官之誓戒與其具脩。” 鄭玄 注:“具所當共,脩掃除糞灑。” 賈公彥 疏:“使百官供祭祀之具及脩之掃除也。”
(2).齊備,完備。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必待天爵具脩,人紀鹹事,然後沿才授職。”
詞語分解
- 具的解釋 具 ù 器物:器具。 備有:具備。具有。别具隻眼(形容具有獨到的眼光和見解)。 備,辦:具呈。具結。具名。具領。敬具菲酌。 古同“俱”,都,完全。 量詞,用于某些器物和棺材、屍體:座鐘一具。一具男屍。
- 修的解釋 修 ū 裝飾,使完美:修飾。修辭。裝修。 整治,恢複完美:修複。修治。修繕(修理)。修浚(修理疏通)。修好。修明(古代指政治清明)。 剪或削:修剪。 興建,建造:修建。修築。 編纂,撰寫:修書。修史。
網絡擴展解釋
“具修”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和現代用法綜合理解。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供置物品與清潔
源自《周禮·天官·大宰》中“祀五帝,則掌百官之誓戒與其具脩”,鄭玄注解為“具所當共,脩掃除糞灑”,指祭祀前準備祭品并清掃場所的禮儀流程。這一含義強調儀式中的物資籌備與環境衛生。
-
齊備、完備
如南朝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提到“天爵具脩”,意為品德與才能全面完善。現代用法中可引申為事物或條件的充分準備。
二、用法與例句
- 古代用法:
“具修”多用于描述祭祀、典禮等正式場合的籌備工作,例如:“具修祭器,灑掃宗廟”(參考《周禮》注疏)。
- 現代延伸:
部分詞典(如)将其解釋為“個人修養的完善”,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讀。
三、注意點
- 權威差異:高權威網頁(1、2、4)均未提及“修養”相關含義,建議以古代釋義為主。
- 語境關聯:使用時需結合上下文,避免混淆本義與引申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周禮》原文或漢代注疏類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具修(gù xiū)的意思
《具修》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多個意思。一般來說,它可以指物品的維修、修理或校正。也可以指修習、修行或修養。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具修》這個詞的部首是用手的“又”部,它的筆畫數是9畫。
來源和繁體
《具修》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它最早的版本是小篆字形“具修”,在傳承和演變中,逐漸演變為現在的簡化字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有所不同,所以《具修》的古時漢字寫法是以小篆字形作為參考。在小篆字形中,“具”部分的形狀更為獨特,而“修”則保留了現代字形的大緻結構。
例句
- 這個機器需要進行維修 (wéi xiū)。
- 他每天都要花時間修行 (xiū xíng)。
組詞
- 修理 (xiū lǐ):進行物品修複、糾正的行為。
- 修煉 (xiū liàn):通過不斷的努力和修行來提高自己的修養。
- 修身 (xiū shēn):培養和修養自己的品德和修養。
近義詞和反義詞
- 近義詞:
維修 (wéi xiū):修理和保養物品。
修養 (xiū yǎng):塑造個人品德和修養的過程。
- 反義詞:
損壞 (sǔn huài):物品失去原有*********或狀況。
荒廢 (huāng fèi):不加修整,被廢棄或疏于維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