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军资库的意思、军资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军资库的解释

军用物资的贮藏处。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予在 严州 时,得 陆海军 节度使印,藏军资库,盖节度使 郑翼之 所赐印也。”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六:“公使库一千六百一十九贯四百五十八文。军资库八千七百六十七贯一百五十九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军资库是中国古代军事财政体系中的重要机构,主要职能为存储、调配军用钱粮及物资,其名称由“军”(军事)、“资”(物资)、“库”(仓库)三字构成,属复合型军政设施。以下从历史职能与文献依据角度详释:


一、核心定义与职能

  1. 军用物资总库

    专司收储国家拨付的军费(铜钱、铁钱、纸币)、粮草、兵器、甲胄、战马饲料等,为军队后勤保障中枢。如《宋史·职官志》载:“军资库,掌受诸州钱帛、刍粟之积,以待邦国之用。”

  2. 战时物资调度枢纽

    依据前线需求调配物资,协调运输补给。南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提及,军资库需“计度边备,输运刍粮”,确保战时供应。


二、建制与运作特征

  1. 层级化管理

    中央设于京师(如宋代三司下辖),地方州郡亦置,形成网络化体系。北宋《续资治通鉴长编》记地方“诸州军资库,以通判主之”,由文官监管以防武官擅权。

  2. 严格审计制度

    出入库需经多重核验,定期呈报账目。据《宋会要辑稿》,库官需“岁终具数申省”,接受三司(户部)稽查。


三、历史沿革与文献佐证


四、权威文献参考

  1. 古代典籍

    • 《宋史·职官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 《宋会要辑稿·食货》(国家图书馆藏本)
  2. 现代研究

    • 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中华书局,1997)
    • 包伟民《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军资库作为古代军事经济的核心载体,兼具物资储备、财政分配与战略调度功能,其运作机制反映了传统中国“以文制武”的治理逻辑。其名虽随朝代更替消亡,但作为历史制度术语,仍见于《汉语大词典》《中国历史大辞典》等权威辞书。

网络扩展解释

军资库是古代官署名,主要用于存储和管理军用物资及地方财政资金。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军资库是军用物资的贮藏处,主要职能为收储钱物以保障军队需求。宋代在各州均设此机构,负责本州及本路(行政区)军兵的衣赐、粮饷等开支。

2.职能与运作

3.历史沿革

4.相关延伸

如需进一步了解宋代地方财政体系或具体案例,可查阅《宋史·职官志》或陆游、赵彦卫的笔记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鼇鼻奥得河辫髻敝衣枵腹餐巾哧溜传教士村居错杂打顶黨里丹掖刀子夺人方隅法主宫众光电光度果播豪首胡曹恢恢藿蠋枷警笺牍简默金旛禁律酒池俊达隽品均台克骨流郑历叶龙骖隆昌茂衍杷头培修翩若惊鸿披削婆官琼荂露让帝让爵省物尸葬受害天门山题红叶体略屯邸土王王佐才晚漏纬书下痢写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