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让帝的意思、让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让帝的解释

指 唐 李宪 。 李宪 因其弟 李隆基 有平 韦氏 之功,恳让储位于 李隆基 ,后谥“让皇帝”。见《旧唐书·让皇帝宪传》。 唐 杜甫 《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诗:“ 汝阳 让帝 子,眉宇真天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让帝"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君主主动将帝位禅让给他人的行为。该词蕴含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推崇的"以德让贤"思想,多见于史书对上古圣王政权更迭的记载。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及典籍的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1. 基本释义

    "让帝"由动词"让"(谦逊退让)与名词"帝"(最高统治者)组合而成,字面意为让出帝位。特指在位君主不以世袭制传位,而是主动将统治权让渡给德行、能力出众的贤者。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让"字条释义三:"逊让;禅让。"

  2. 历史语境

    该词源于中国上古"禅让制"传统,以尧禅舜、舜禅禹的传说为典型。《史记·五帝本纪》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舜让于德不怿。"此处"让"即指让帝之举。

    来源:《史记》卷一本纪第一(中华书局点校本)


二、文化内涵

  1. 德治理念的体现

    "让帝"被视为圣王德行的最高境界,体现"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礼记·礼运》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让帝行为正是这一思想的实践。

    来源:《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 与世袭制的对立

    在周代宗法制确立后,"让帝"成为对世袭继承的批判性参照。如战国思想家韩非指出:"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韩非子·五蠹》),揭示让帝制与后世权力争夺的本质差异。

    来源:《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2015年)


三、典籍用例

  1. 《尚书》记载

    《尚书·尧典》描述尧"允恭克让"(诚实恭谨且能禅让),命舜"陟帝位",为"让帝"最早的文献雏形。

    来源:《尚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2. 后世引申

    唐代白居易《七德舞》诗云:"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尧功舜德本如天,让帝裁基自圣明。"以"让帝"赞颂君主德政。

    来源:《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四、现代语义演变

当代汉语中,"让帝"一词已罕用于日常语境,主要作为历史学术语,专指上古禅让制度中的帝王行为。在文化研究领域,常与"禅让""逊位"等词互为注脚,成为探讨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关键概念。

来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网络扩展解释

“让帝”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一、历史人物释义(核心含义)

指唐朝李宪(679-742年),唐睿宗李旦长子。其弟李隆基(即唐玄宗)因平定韦后之乱有功,李宪主动将太子之位让出。开元二十九年(742年)李宪去世后,被追谥为“让皇帝”。

典故特征:

  1. 禅让典范:中国古代皇位继承中罕见的主动让位行为,体现儒家推崇的"礼让"精神。
  2. 史书记载:事件详载于《旧唐书·让皇帝宪传》,杜甫诗中亦有"汝阳让帝子"的记载。
  3. 谥号内涵:谥号"让"字高度概括其主动逊位的行为,成为历史特殊称号。

二、网络衍生含义(次要用法)

在电竞领域特指《英雄联盟》职业选手Letme(严君泽),因比赛中常与对手形成均势局面,被戏称为"让帝",衍生出"众生平等"等梗。此为现代亚文化中的戏称,与历史本义无关联。

注:若需了解李宪生平细节或相关史籍记载,可查阅《旧唐书》卷九十五或《新唐书》卷八十一。

别人正在浏览...

不封彩牃刺儿头篡盗大航澹泊寡欲蜑娘到了得寸则寸得姓对口疽防空洞伏龟负挽感竦公无渡河红春怀生花拍灰身粉骨回神,回神儿践礼忌避接待站矜己旧日积愿龃齚敛衾李廷珪墨礼为情貌离苑垆邸绵绵缗缗目眼年近古稀跑关东品命弃本侵占瞿卢折娜趋势认脚桑中之约社稷生民摄衽史话时局士马水肺书刊号硕勋缌衰酥佥添觅万寿无疆危羸销乏枵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