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纲要,要领。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文之体略,可得闻乎?” 晋 郭象 有《论语体略》。
“体略”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但核心解释可归纳如下:
体略(tǐ lüè) 主要表示纲要、要领,强调对事物核心内容的概括或关键策略的把握。例如晋代葛洪在《抱朴子·尚博》中提到“文之体略”,即指文章的纲领性内容;晋代郭象的《论语体略》也以“体略”为书名,体现对《论语》要旨的提炼。
部分现代语境中,“体略”可能被引申为通过策略和智慧解决问题的行动方式。例如形容人在复杂情境中灵活运用智谋达成目标,但这种用法需结合具体上下文判断。
建议在古籍研究中优先采用“纲要、要领”的释义,现代使用需结合语境谨慎判断。
《体略》是一个汉字词汇,通常用来指代对事物或情况的概略了解或掌握。
拆分部首和笔画:体(ti)字的部首是身,笔画为7;略(lüe)字的部首是田,笔画为8。
《体略》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中,它出现在《左传》这部古代历史文献中的一个句子中。在繁体字中,《体略》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没有差异。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例如,《体略》中的“体”字,古代常将它写成“體”;而“略”字,古代常将它写成“畧”。这些变化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字演变而发生的。
例句:他对这个项目只有一些体略,需要进一步了解。
组词:体力、略微、体系、略施。
近义词:概略、粗略、大略。
反义词:详细、深入。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