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挝妇翁的意思、挝妇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挝妇翁的解释

《东观汉记·第五伦传》:“尝见上曰;‘闻卿为吏,挝妻父,不过从兄饭,寧有之邪?’对曰:‘臣三娶妻,皆无父。’”亦见《后汉书·第五伦传》。后因以“挝妇翁”为无故受人诽谤的典故。《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昔 直不疑 无兄,世人谓之盗嫂; 第五伯鱼 三娶孤女,谓之挝妇翁……此皆以白为黑,欺天罔君者也。”《新唐书·柳宗元传》:“自古贤人才士,秉志遵分,被谤议不能自明者,以百数。故有无兄盗嫂,娶孤女挝妇翁者。”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挝妇翁”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成语,其含义与字面意思容易产生误解,需结合文献背景理解:

一、基本释义

读音:wō fù wēng
结构:由“挝”(击打)、“妇”(妻子)、“翁”(岳父)三字组成,但不可直译为“殴打岳父”。其实际含义为“无故遭受诽谤”,特指因谣言或误解蒙受冤屈的情况。


二、典故起源

出自《后汉书·第五伦传》记载:
东汉官员第五伦(字伯鱼)三次娶妻,妻子均为孤女(无父之女),却被诬告“挝妻父”(殴打岳父)。皇帝询问时,他解释自己根本无岳父可殴打,此事纯属诽谤。后以“挝妇翁”代指无端受诬的典型事例。


三、用法与例句

  1. 比喻蒙冤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提到:“第五伯鱼三娶孤女,谓之挝妇翁”,说明该词常用于描述“以白为黑”的污蔑行为。
  2. 文学引用
    唐代柳宗元在《新唐书》中以此典类比贤才受谤的现象。

四、常见误解辨析

建议参考《后汉书》《三国志》等原始文献,或权威词典(如汉典)以获取准确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1. 《挝妇翁》的意思

《挝妇翁》(wō fù wēng)是一个中国古代成语。成语中的“挝妇翁”指一个男子休妻后再娶妻子,又与前妻重归于好。这个成语含有男子重视婚姻和家庭的道德观念。

2. 拆分部首和笔画

《挝妇翁》的拆分部首是手旁(扌)和女字旁(女),拆分后的笔画数为8。

3. 来源

《挝妇翁》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礼仪志》中。故事中的“挝妇翁”是在钱叔弓救完士人后,士人才答应他为儿女婿,并且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个故事表达了对行善者的赞扬和对婚姻家庭价值的重视。

4. 繁体字写法

《挝婦翁》是《挝妇翁》的繁体字写法。

5.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挝(wō)的上面有一个竖弯曲,下面是一个三点水,妇(fù)的上面是一个“女”字,下面是一个扁圆结构,翁(wēng)则是由鸟旁上面加一个“勿”字构成。

6. 例句

- 他和前妻离婚后,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分离和痛苦,最终与前妻重归于好,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挝妇翁》。

7. 组词

- 妇女、挝妇、挝翁、重归于好

8. 近义词

- 复婚、复婚重组

9. 反义词

- 颠倒黑白、离婚

别人正在浏览...

暗檄班荆鸱鸟吃现成饭窗洞穿掘黛耜弹无虚发彫绮枫树苓符譣歌堂够用乖宜官典贵治鹤发鸡皮笺彩僭拟骄倦诫慎静便今后金笺奏曲寖近尽行开肇库房垒七修斋猎碣明吏难如登天徘徊歧路盘洿泡汤屏祗钱粮档子侨寓起冠求言失乐园螫噬势位送葬俗歌台郎腾腾兀兀天禄铁扇公主庭阈同火土政策微波炉威赏无荒杇镘下井投石县尹小蓝呢轿子啸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