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云遮雾障的高山小径。 唐 陶翰 《望太华赠卢司仓》诗:“敢投归山吟,霞径一相访。”
(2).以云霞为通道。指仙路。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一折:“我那里号 蓬壶 ,近天都,一剗是贝闕珠宫,霞径云衢,则除是 大罗仙 ,没揣的过去。”
“霞径”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自然景象的描绘
指云遮雾障的高山小径,常用于描绘山间云雾缭绕的幽深路径。例如唐代陶翰《望太华赠卢司仓》中“敢投归山吟,霞径一相访”,通过“霞径”展现山路的缥缈与神秘。
神话或仙境的象征
引申为以云霞为通道的仙路,多用于描述神话或理想中的超凡境界。元代范康《竹叶舟》第一折提到“霞径云衢,则除是大罗仙,没揣的过去”,将“霞径”与仙境之路关联,强调其高远脱俗的意象。
该词兼具写实与浪漫色彩,既可用于自然景观的文学描写,也可寄托对仙道境界的想象。不同语境下需结合具体文意理解。
《霞径》是一个汉语词语,它指的是在霞光中看似通向仙界的小路或通道。这个词在古代文学中常常用来形容仙境或仙人的居所。
《霞径》的拆分部首为雨,它的总笔画数是17画。
《霞径》一词最早出自明代文学家辛弃疾的《霞径瑞城图赋》。在这篇赋文中,辛弃疾借用了诗意的表达手法,将霞径描绘成神秘美丽的景象。
《霞径》的繁体字为「霞徑」。
在古时候,「径」字的写法可能有些许不同,但大致上与现代写法相似。
1. 他伫立在霞径之上,仰望着那远处的仙境。
2. 走过这条霞径,你会忘却尘世的烦恼。
1. 霞光:指日出或日落时,太阳的光芒穿过云层,在空中形成美丽的彩色光环。
2. 仙界: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仙人居住的乐园。
1. 仙境:指美丽宜人、如同仙人居所的地方。
2. 仙途:指通向仙境或修仙之路。
尘世:指人世间的繁杂、纷扰和尘嚣。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