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高远大。《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咨宏度之峻邈,壮大业之允昌。” 张铣 注:“峻,高;邈,远。” 唐 王维 《魏郡太守河北采访处置使上党苗公德政碑》:“清节峻邈,硕量弘深。”
“峻邈”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自然景观和抽象意义两个层面理解:
类似词汇有“巍峨”(侧重高大)、“恢弘”(强调广阔)、“磅礴”(突出气势)等,但“峻邈”更兼具空间高度与精神深远的双重意境。
注:如需探究具体古籍原文或词语结构,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文选》注解。
《峻邈》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词语,它既形容了事物的高大程度,又表达了事物的广远和辽阔。这个词在描述山川、江河等地理景观时常用,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气质、风格或者目标的远大。
《峻邈》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山,并且它的总笔画数是16。其中,峻的拆分部首是山,峻的总笔画数是11;邈的拆分部首亦是山,邈的总笔画数是5。
《峻邈》这个词最早出自《史记·孔子世家》中的一句话:“孔子誓壻之辞曰:‘至於峻邈,我徂无疆…’”。繁体字中,峻的繁体为儁,邈的繁体为邁。
在古时候,峻的汉字写法比较多样,有些写作“儁”,有些写作“奫”。邈的古时汉字写法则是“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写法逐渐演化并定型为现代的字形。
1. 那座山峻峭而壮丽,屹立在湖畔,让人叹为观止。
2. 他的目标是站在行业的巅峰,追求着一片峻邈的天空。
组词:峻岭、峻险、峻拒、峻峭、峻纵、邈然、邈远、邈永等。
近义词:高大、巍峨、挺拔、雄伟。
反义词:低矮、矮小、平坦、渺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