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逻刹的意思、逻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逻刹的解释

恶鬼的通称。 清 郑燮 《哭犉儿》诗之四:“啼号莫倚娇怜态,逻刹非而父母来。”参见“ 罗刹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逻刹是汉语中一个罕见的历史词汇,主要作为俄罗斯的旧称使用,属于音译外来词。以下从词义、词源及文献角度进行解析:


一、基本释义


二、词源解析

  1. 音译来源:

    源自梵语“Rākṣasa”(राक्षस),原意为“恶魔”“暴恶”,后随佛教传入中国。

    → 元代译作“罗刹”,明清时期因与北方民族接触,转音为“逻刹”指代俄罗斯。

  2. 单字释义:

    • 逻(luó):巡查、边疆防卫(如“巡逻”),引申指北方边地。
    • 刹(chà):梵语音译字,表“土地”“国土”(如“佛刹”),后借指异域。

三、文献佐证

  1. 清代典籍:

    《柳边纪略》(清·杨宾)卷三载:

    “逻刹国,在雅克萨城,其人碧瞳,善火器。”

    此处明确以“逻刹国”指代沙俄殖民据点(今俄罗斯阿尔巴津)。

  2. 外交文书:

    康熙年间《尼布楚条约》满文本中,“俄罗斯”译为“Oros”,而汉译公文多作“逻刹”,体现官方定名。


四、语义演变与消亡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词条“逻刹”(需订阅访问)

  2. 丁声树. 古今字音对照手册[M]. 中华书局, 1981.
  3. 杨宾. 柳边纪略[M]. 中华书局, 1985.
  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G]. 中华书局, 1981.
  5. 邹逸麟.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注:部分古籍原文可通过中华典藏网检索影印本。)

网络扩展解释

“逻刹”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解释,需根据来源和用法区分:

一、作为成语的含义(主要解释)

二、作为“罗刹”的异写(较少见)

总结建议:

  1. 现代语境下,“逻刹”作为成语(表变化无常)更为常见;
  2. 若在古籍或诗词中遇到,需结合具体文本判断是否指向“恶鬼”;
  3. 查证时优先参考权威词典(如),其他解释需谨慎交叉验证。

别人正在浏览...

暗恋迸水别管冰蘗并卷不妨事崇表稠穊黜官丛林大还大会垓敌面二斤半二阴封豨凤眼草改厉鬼道海陉毫升横戟欢天喜地会文鹄眄护身符假借义嘄呱交趾借交经官动府惊飘谨细谲诈克减空泛栗木留芳百世煤球炉梅夏糜没迷汤话千帆竞发啓奏曲木几日至肉声瘦米瘦筇天灸天生天杀铁勒湍决危侧嵬岌微与下笔有神小米面,小米面儿泄宣